缩窄性心包炎因心包慢性炎症致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发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劳力性渐至静息、端坐呼吸,儿童更明显)、乏力(活动耐力降)、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减退等,因体循环淤血致胃肠淤血)、外周水肿(下肢为主,严重有腹水、胸腔积液)、心悸(心输出量少致心率加快)及咳嗽、声嘶等,症状个体异,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呈端坐呼吸。这是因为心包缩窄限制了心脏的舒张功能,导致心室充盈受限,肺淤血逐渐加重,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引起呼吸困难。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会更为明显,且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长期的缺氧状态会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乏力:患者常感到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功能降低所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乏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较同龄儿童差,不愿意参与剧烈活动等。
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体循环淤血,使胃肠道淤血,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例如,肝脏淤血肿大可导致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上述消化道症状的出现。在老年患者中,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再加上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消化道淤血,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外周水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出现腹水、胸腔积液等。这是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所致。下肢水肿通常在下午或傍晚较为明显,休息一夜后可能会有所减轻。对于儿童患者,外周水肿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活动,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心悸: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这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从而引起心悸的感觉。
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声嘶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声嘶是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压迫喉返神经所致。在老年患者中,这些伴随症状可能会被其基础疾病所掩盖,需要医生仔细鉴别。
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