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包括心律绝对不齐(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致心室收缩完全不规则,听诊无规律心跳节律,心音间隔完全不规则,心跳时快时慢)、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因心房收缩不协调致每次心室接受血液量不同,心肌收缩力和房室瓣关闭振动程度不同,听到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无规律)、脉搏短绌(心室收缩强弱不等致部分弱收缩不能产生有效脉搏搏动,脉搏次数少于心跳次数,触诊脉搏次数明显少于听诊心搏次数)。
机制及影响: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室收缩完全不规则。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心律绝对不齐的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心律不齐可能对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更明显;而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齐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可能加重心房颤动,进而影响心律不齐的程度及听诊表现。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时心律绝对不齐的听诊特点可能更为显著且复杂。
具体表现:医生用听诊器听诊时,无法听到规律的心跳节律,心音间隔完全不规则,心跳时快时慢。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机制及影响:由于心房收缩不协调,每次心室接受的血液量不同,导致心室收缩时心肌收缩力和房室瓣关闭时的振动程度不同,从而使第一心音强度不一。不同年龄人群中,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表现类似,但儿童心脏发育尚不完善,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能与儿童心肌收缩力的个体差异及心房颤动对心房-心室传导的影响有关;老年人因心肌退行性变等因素,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能更易被察觉且可能伴随其他心脏杂音等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或加重心房颤动,进而影响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表现;有心血管病史者,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听诊线索。
具体表现:能听到同一患者的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没有规律可循。
脉搏短绌
机制及影响:因为心室收缩强弱不等,部分较弱的心室收缩不能产生有效的脉搏搏动,所以脉搏次数少于心跳次数。对于儿童,脉搏短绌可能影响其外周灌注情况,由于儿童血管较细等特点,脉搏短绌可能更易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老年人脉搏短绌时,由于其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可能加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风险。在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可能使心房颤动患者脉搏短绌情况加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者,脉搏短绌可能提示病情控制不佳,需密切关注。
具体表现:触诊脉搏时发现脉搏次数明显少于听诊时的心搏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