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严重性需多方面考量,不同类型病情轻重有差异,如甲肝多预后良好,乙、丙肝易转慢性且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儿童、孕妇、老年人感染后各有特点;对生活和社会功能也有影响,患病期影响生活工作、经济有支出,慢性患者心理受影响且具传染性可能致社交不利,所以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等不同类型。其中,甲型肝炎多数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及时治疗后大多可完全康复,一般不转为慢性;而乙型、丙型肝炎相对较易转为慢性,部分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健康的威胁更为长久且严重。从病情发展角度看,若乙型肝炎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约有15%-25%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继而肝癌的发生风险也会显著升高,据统计,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约有3%-6%会发展为肝癌。
对不同人群影响有别
儿童:儿童感染病毒性肝炎时,甲型肝炎相对常见,多数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可能出现较重表现;乙型肝炎儿童感染者若处于免疫耐受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部分儿童感染后也可能较快进展为慢性肝炎,需密切监测。比如一些儿童乙型肝炎患者,随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活跃,可能引发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炎症活动。
孕妇:孕妇感染病毒性肝炎风险较高,妊娠合并肝炎可能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可能危及胎儿,如乙型肝炎孕妇可能将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戊型肝炎孕妇病情往往较严重,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
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毒性肝炎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肝脏储备功能减退,病情容易加重,发展为重型肝炎的几率比年轻人高,而且恢复相对较慢,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更高。
对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在患病期间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需要休息、接受治疗,不能像健康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经济上也会因为医疗费用等有所支出。慢性肝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心理上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由于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如乙型、丙型、甲型、戊型肝炎都有一定传染性),还可能对患者的社交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可能会被他人歧视、疏远等。
总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类型、不同人群感染后的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但部分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对健康、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病毒性肝炎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