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常见全身症状有部分患者全身乏力,不同年龄段表现略有差异;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症状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区症状为肝区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无症状,有高危因素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功能,使患者感觉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能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活动减少等情况;成年患者可能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感到劳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而成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长期食欲减退可能会导致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有恶心的感觉,严重时可出现呕吐症状。这是由于肝脏疾病影响了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可能会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胀: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影响了消化过程,胃肠内气体积聚等原因导致。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当肝脏细胞受损严重,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现象,表现为皮肤发黄,巩膜(眼白部分)变黄。不同肤色的患者黄疸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色泽变化。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因为儿童的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黄疸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
尿色加深:尿液颜色会变深,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胆红素经过代谢后通过尿液排出,当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时,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尿色改变。
肝区症状
肝区隐痛或胀痛:患者的右上腹(肝区)可能会出现隐痛或胀痛的感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这是由于肝脏发炎肿大,刺激了肝包膜上的神经所致。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用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成年患者可能会更准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才被发现。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有乙肝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如家族中有乙肝患者、曾有输血史等)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以明确是否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