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症状因人群而异,健康人群可能仅轻微乏力,特殊年龄人群有不同表现,较明显症状包括心输出量不足相关的头晕、乏力、黑矇,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症状,运动员和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也有特殊表现。
一、无症状或轻微症状
(一)健康人群
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心率轻度减慢但仍能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的健康人群,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乏力感,在日常活动中如快走、爬楼梯时,相较于心率正常时稍易出现疲倦,但一般不影响基本的日常生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通常不易被察觉,往往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心动过缓。
(二)特殊年龄人群
儿童: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若出现心动过缓,可能在玩耍过程中比同龄正常心率儿童更早出现气喘、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不过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活动后的异常表现来发现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心动过缓时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头晕,在快速起身或突然改变体位时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心率减慢导致脑供血相对不足,而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二、较明显症状
(一)心输出量不足相关症状
头晕:由于心脏射血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会经常感到头晕,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晕厥。特别是在从卧位或坐位突然变为立位时,这种头晕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重力作用下脑部供血不足更为明显。
乏力: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持续感到全身乏力,即使经过短暂休息也难以缓解,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例如原本能轻松完成的家务劳动,此时会觉得力不从心。
黑矇:这是因为视网膜供血不足引起的,患者会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十秒后可恢复,不过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体验和活动安全性。
(二)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消化系统:胃肠道供血不足时,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患者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长期可能导致营养状况不佳。
泌尿系统:肾脏供血不足会影响其正常的滤过功能,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等情况,长期心动过缓还可能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运动员: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属于相对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在非运动状态下心率进一步明显减慢,可能会出现上述较明显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因为运动员本身心脏功能较好,储备能力强,但当心动过缓超出其自身代偿范围时,就会出现不适。
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心动过缓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缺血缺氧的状况,使原有的胸痛、胸闷等心脏疾病症状加重,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更严重的心脏并发症。例如冠心病患者,心脏供血不足本来就存在,心动过缓会进一步减少心肌供血,导致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