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顺产仍有发生羊水栓塞的可能,其发生与母体自身状况(高龄、既往有子宫手术史等)和分娩过程相关因素(子宫收缩过强、胎膜破裂等)有关,可通过产前筛查与评估、产时密切监测预防,高龄二胎产妇和有剖宫产史的二胎产妇需分别注意调养、配合及告知医护既往史等。
影响二胎顺产羊水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
母体自身状况
高龄产妇:年龄大于35岁的二胎产妇,机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包括凝血功能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相对增加了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生理储备能力下降,在应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时,机体的代偿能力减弱。
既往有子宫手术史:比如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顺产时,子宫肌层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或愈合不良等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时,羊水更容易通过损伤的部位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据相关研究,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较无剖宫产史产妇略有升高。
分娩过程相关因素
子宫收缩过强:在顺产过程中,如果子宫收缩过强,宫腔内压力急剧升高,使得羊水更容易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中。例如,产程中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不当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时,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胎膜破裂:胎膜破裂是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途径,无论是头胎还是二胎顺产,胎膜破裂都可能发生,当胎膜破裂后,羊水有更多机会通过子宫颈黏膜静脉或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循环,从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产前筛查与评估
对于二胎产妇,产前要进行全面的筛查,包括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子宫的情况,如子宫肌层厚度、是否有瘢痕等,以便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和干预。
产时密切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产妇出现呼吸困难、寒战、烦躁不安等疑似羊水栓塞的症状,要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同时,准确记录产程进展,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胎膜破裂时间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特殊人群(二胎顺产产妇)的温馨提示
高龄二胎产妇:这类产妇要在孕前和孕期积极进行身体调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将身体状态调整到较好的水平,以提高机体对分娩过程的耐受能力。孕期要严格按照产检要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分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产程进展和自身的应激反应。
有剖宫产史的二胎产妇:在孕期要密切关注子宫瘢痕的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分娩过程中要向医护人员详细告知既往剖宫产史等情况,以便医护人员在产程中加强监测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表现,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因为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