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是充满羊膜腔的液体,来源包括妊娠早期母体血清经胎膜的透析液、妊娠中期后的胎儿尿液等,有保护胎儿、利于胎儿活动等作用,量在妊娠38周约1000ml、40周约800ml,过少或过多异常,性状在早期无色透明等,孕妇需监测羊水,羊水异常常提示胎儿发育异常。
羊水的来源
妊娠早期: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
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每日约600-800ml液体从肺泡分泌至羊膜腔。另外,羊膜、脐带华通胶及胎儿皮肤也会渗出少量液体,但量较少。
羊水的作用
对胎儿的作用
保护作用:羊水可以缓冲外界压力对胎儿的冲击,比如在孕妇受到外力撞击时,羊水能减轻外力对胎儿的直接影响;还能保持宫腔内温度的相对恒定,为胎儿提供一个稳定的发育环境。
利于胎儿活动:羊水为胎儿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使胎儿能够自由地屈伸肢体,有利于胎儿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例如胎儿在羊水中的伸手、踢腿等活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肌肉的发育。
参与胎儿代谢:胎儿可以通过吞咽羊水来参与自身的代谢过程,同时将一些代谢产物排入羊水中。
对母体的作用
缓冲作用: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可以缓冲子宫收缩时对胎儿的压力,还能减轻对母体产道的压迫,比如在子宫收缩时,羊水能使压力分布更均匀,减少局部过度受压对母体产道的损伤。
临产时的作用:临产时,前羊水囊借助楔形水压扩张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还能润滑产道,有利于胎儿的娩出。
羊水的量、性状等情况
羊水的量:在妊娠38周时,羊水总量约为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40周时羊水量约为800ml。临床上,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和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都属于异常情况,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例如羊水过少可能导致胎儿肢体与羊膜相连,造成胎儿肢体离断等畸形;羊水过多可能引起孕妇呼吸不畅、下肢水肿等不适,还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
羊水的性状:正常妊娠早期的羊水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妊娠足月时羊水略混浊、不透明,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包括胎儿皮肤脱落细胞、毛发、少量白细胞、白蛋白、尿酸盐等)。
不同人群相关情况
孕妇:孕妇需要定期监测羊水情况,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了解羊水的量、透声等情况。如果出现羊水异常,如羊水过多或过少,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可能涉及胎儿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畸形、消化道畸形等情况。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羊水的形成等。
胎儿:胎儿的发育情况与羊水密切相关,羊水异常往往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发育异常。例如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可能导致少尿或无尿,引起羊水过少;胎儿消化道畸形可能导致吞咽羊水障碍,引起羊水过多等。医生会根据羊水情况结合其他检查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