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牙龈炎(牙菌斑致牙龈红肿痛)、牙周炎(牙龈炎发展而来,伴牙周袋等)、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问题致牙龈红肿痛等);全身因素有内分泌紊乱(妊娠期、青春期易出现牙龈肿痛)、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致牙龈肿痛及其他伴随症状)、其他(糖尿病、长期服药等致牙龈肿痛及相应伴随表现)。
一、局部因素
1.牙龈炎
成因: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牙菌斑不断堆积,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比如长期口腔卫生不良,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食物残渣容易残留,为牙菌斑的滋生创造条件。在儿童中,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口腔清洁,也容易发生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
表现:牙龈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质地松软,容易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肿痛。
2.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牙菌斑因素外,还与局部的刺激物如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有关。细菌及其毒素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吸烟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更容易患上牙周炎并出现牙龈肿痛。
表现:除了牙龈红肿、出血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严重时牙齿松动,牙龈肿痛持续且可能逐渐加重。
3.智齿冠周炎
成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周围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易积存于盲袋内,引发炎症。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诱发智齿冠周炎导致牙龈肿痛。
表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
成因:如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肿痛。青春期少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也可能出现牙龈生理性增生伴肿痛。
表现:妊娠期牙龈肿痛多在妊娠2-3个月后出现,牙龈呈鲜红色,松软光亮,轻触易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肿痛;青春期牙龈肿痛常表现为牙龈乳头和龈缘的肿胀、增生。
2.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例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大量幼稚白细胞在牙龈组织中浸润积聚,使牙龈肿大,同时伴有牙龈出血、疼痛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肿痛。
表现:白血病患者除牙龈肿痛外,还可能有面色苍白、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牙龈肿痛同时,皮肤可见紫癜、瘀斑,鼻出血等。
3.其他
成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口腔内的细菌感染也更难控制,从而导致牙龈肿痛。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等,也可能引起牙龈增生、肿痛。
表现:糖尿病患者牙龈肿痛时,往往伴有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服用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肿痛,在停药后部分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