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有不同症状表现,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的有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老年人、有不良生活方式及相关病史者易患,出血性的有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高血压患者需控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有相关风险因素人群易患,心力衰竭左心衰竭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右心衰竭有体循环淤血表现,有心血管基础疾病者易发展为心衰,老年人风险较高。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有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拿不住东西、行走不稳等,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对肢体运动和感觉的调控;还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说话不流利、含混不清,是由于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的血液供应障碍所致;部分患者会有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比如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或看到的范围变小,是脑部负责视觉传导的区域缺血引起;严重时可发生意识障碍,如昏迷,这是因为大脑重要功能区广泛缺血,导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原因,更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有高血压病史或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属于高危人群。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多是因为血液刺激脑膜等结构引起;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胃肠道引起;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与颅内出血导致的脑功能损害有关;还可能有肢体偏瘫等症状,是因为出血压迫了周围脑组织,影响了神经传导通路。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以降低发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症状
冠心病:典型症状是胸痛,多为发作性的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刺激心脏神经末梢产生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感觉心跳加快、心慌不适;有些患者会有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引起。有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的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增高,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患冠心病,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心力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早期可能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后出现气短,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坐起后缓解;还可能有咳嗽、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痰,这是因为肺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导致;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肺水肿等表现。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如下肢水肿,开始多为踝部、胫前凹陷性水肿,下午明显,休息后可减轻;还可能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淤血的表现。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