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检查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项目及各自正常范围和意义,检查流程有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儿童检查要注意其血管细等特点及参考值与成人不同,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及用药史等对结果的影响,需综合评估结果。
一、心肌酶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一)肌酸激酶(CK)
1.正常范围:男性50-310U/L,女性40-200U/L(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略有差异)。
2.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CK释放增加,血清中CK水平升高。一般在发病后3-8小时开始升高,2-4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儿童由于身体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其正常参考值范围也不同,需依据儿童年龄段的参考值来判断是否异常。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正常范围:<5%总CK。
2.意义: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细胞损伤导致CK-MB释放增多,其升高对心肌炎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在儿童中,由于心肌结构和代谢特点,监测CK-MB同样重要,其升高提示心肌受损,且对于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若CK-MB升高明显,往往提示心肌损伤较严重。
(三)乳酸脱氢酶(LDH)
1.正常范围:109-245U/L。
2.意义:LDH在多种组织中都存在,如心肌、骨骼肌、肝脏等,所以特异性相对较差。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LDH释放增加,发病后8-10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儿童的LDH参考值也因年龄而异,在判断时需结合儿童自身情况,其升高可能提示心肌等组织有损伤,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病毒性心肌炎所致。
(四)α-羟丁酸脱氢酶(HBDH)
1.正常范围:72-182U/L。
2.意义:HBDH与LDH有相关性,在病毒性心肌炎时,HBDH也会升高,其升高往往反映了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心肌受损的指标之一。儿童的HBDH参考值同样受年龄影响,对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
二、检查的流程
1.样本采集:一般采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采血后要妥善保存血液样本,及时送检。
2.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收到样本后,会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对血液中的心肌酶指标进行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过程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在进行心肌酶检查时,由于血管较细等特点,采血相对困难。家长要在检查前安抚好儿童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同时,儿童的心肌酶参考值与成人不同,医生在判断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如果儿童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会影响心肌酶的检测结果,需要医生综合分析。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这会影响心肌酶的代谢和清除,从而影响心肌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心肌酶检查前,要详细询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情况以及用药史等,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干扰心肌酶的检测结果。医生在解读老年人的心肌酶检查结果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