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及牙髓组织的疾病,其牙体硬组织相关疾病有龋病(细菌等致牙体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牙体发育异常(如牙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牙外伤(如牙折);牙髓相关疾病有牙髓炎(分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细菌感染致)、牙髓坏死(多由牙髓炎未及时治等致,牙齿颜色变暗)、根尖周病(分多种,多由牙髓病发展来,细菌感染根尖周组织致,儿童与乳牙龋病有关,成人与恒牙牙髓病有关,全身因素可致复发)。
牙体硬组织相关疾病
龋病:是由于细菌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常见的有窝沟龋、平滑面龋等。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体硬组织,初期可能只是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改变,随着病情进展,会形成龋洞。儿童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卫生清洁相对不彻底,患龋病的概率较高;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可能患上龋病。
牙体发育异常:包括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是由于在牙齿发育期间,全身疾病、营养障碍、乳牙根尖周感染等原因导致,牙釉质表面出现坑洼、变色等改变;还有牙本质发育不全,牙齿的牙本质结构异常,牙齿颜色可能呈棕色或灰色,且牙齿较脆弱,容易折断。这种发育异常在儿童时期可能就会被发现,与遗传因素等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后代患牙体发育异常的风险可能增加。
牙外伤:比如牙齿受到碰撞、咀嚼硬物等导致的牙体硬组织损伤,包括牙折,可分为冠折、根折等。外力作用是主要原因,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在活泼好动时期更容易因意外导致牙外伤,成年人在运动或工作中也可能出现牙外伤情况。
牙髓相关疾病
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受到轻度刺激,如温度刺激(冷、热)、化学刺激(酸甜)等时,表现为短暂的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立即消失,此时牙髓组织的炎症是可逆的;不可复性牙髓炎又包括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呈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疼痛不能定位;慢性牙髓炎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等。细菌感染是引起牙髓炎的主要原因,细菌可以通过龋洞、牙本质小管等途径侵入牙髓,儿童如果龋病没有及时治疗,细菌容易向牙髓蔓延引发牙髓炎;成年人牙髓暴露(如严重牙外伤导致牙髓暴露)也会引起牙髓炎。
牙髓坏死:多由于牙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组织死亡;也可由严重的牙外伤、医源性损伤等引起。牙髓坏死后牙齿颜色可能变暗,失去光泽,一般没有明显疼痛症状,但可能会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病变。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牙髓坏死,比如长期患有严重龋病未治疗的患者可能发展为牙髓坏死,外伤导致牙髓严重损伤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牙髓坏死情况。
根尖周病: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等。根尖周病多是由于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通过根尖孔到达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根尖周肉芽肿一般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可能在口腔检查时发现;根尖周脓肿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患牙有伸长感,咀嚼时疼痛加重;根尖周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在牙龈上出现隆起的小包。儿童根尖周病可能与乳牙龋病未及时治疗有关,成年人根尖周病可能由恒牙的牙髓病发展而来,且一些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根尖周组织的愈合,使根尖周病更容易反复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