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前置胎盘诊断依靠超声等,治疗分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期待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需注意年龄等因素及生活方式;终止妊娠时机、方式依情况定,特殊人群需谨慎;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和感染,需分别预防及处理,要综合多因素采取个体化方案保障母婴安全。
一、诊断评估
完全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明确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一般在妊娠中期发现胎盘位置较低时,需要密切随访,因为部分胎盘位置可能会随妊娠进展发生变化,但完全性前置胎盘通常在妊娠晚期(28周后)通过超声明确诊断,超声可清晰显示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的情况。对于有阴道流血等症状的孕妇,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等,评估孕妇贫血情况等。
二、治疗原则
1.期待治疗
适用于孕周较小、胎儿体重较低、孕妇一般情况良好且阴道流血量较少的情况:需住院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位置变化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同时,给予止血、抑制宫缩等对症支持治疗。例如,使用一些抑制宫缩的药物来减少宫缩导致的出血风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孕妇情况由医生判断,不过要遵循循证医学中安全有效的原则选择。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孕妇在期待治疗中的处理略有不同,年轻孕妇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耐受能力可能更强,但仍需严格按照期待治疗的规范进行;高龄孕妇则需要更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因为高龄孕妇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要求孕妇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等有利于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的体位。避免性生活,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孕妇的刺激。
2.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时机:当孕妇发生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时,无论孕周大小,均应立即终止妊娠。对于孕周达到36周及以上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可考虑终止妊娠;孕周在34-36周之间,若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也应及时终止妊娠。通过评估胎儿肺成熟度等情况,若胎儿肺已成熟,可考虑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剖宫产是完全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剖宫产可以迅速娩出胎儿,同时有效止血,降低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在剖宫产手术前,需要充分做好输血等急救准备,因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术中产后出血风险较高。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等特殊病史的孕妇,在处理完全性前置胎盘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子宫破裂等风险。在终止妊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孕妇的生命体征,确保母婴安全。同时,产后要注意观察孕妇的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产后出血
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产后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可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同时按摩子宫等。如果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宫腔填塞等治疗,必要时考虑子宫切除等挽救生命的措施。
年龄因素影响:高龄孕妇产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产后出血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加强监测和积极处理。
病史因素:对于有既往剖宫产史等病史的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更高,产后要更加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2.感染
由于阴道流血等原因,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要保持会阴部清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遵循循证医学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避免滥用。
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卧床休息的孕妇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等发生,对于高龄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注重预防感染,因为其免疫力相对可能较低,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总之,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孕周、阴道流血情况、胎儿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