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表现不同,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鼠疫时也各有症状特点差异,腺鼠疫有局部淋巴结急性炎症及全身高热等中毒症状,肺鼠疫有呼吸道及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型鼠疫有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及可能无明显局部原发灶表现,儿童感染症状更突出进展快,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现多器官衰竭,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严重不典型易延误诊治。
一、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表现:
(一)腺鼠疫
1.局部症状:最为常见的是急性淋巴结炎,好发部位多为腹股沟淋巴结,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等。患者会突然出现淋巴结肿大,且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疼痛明显,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一般在发病后1-2天内淋巴结迅速增大,可在2-4天内达到高峰,如不及时治疗,淋巴结可能会化脓、破溃。
2.全身症状: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以上,伴有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感染腺鼠疫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密切观察其淋巴结变化及全身状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感染腺鼠疫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
(二)肺鼠疫
1.呼吸道症状:原发性肺鼠疫起病急骤,患者先出现畏寒、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初期为少量黏液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血性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继发性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等发展而来,除了有腺鼠疫或败血症型鼠疫的症状外,也会逐渐出现呼吸道症状。在儿童中,肺鼠疫相对较少见,但一旦感染,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可能很快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等表现。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肺鼠疫后呼吸道症状可能会更易加重,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2.全身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极为严重,患者可迅速出现衰竭、意识障碍等表现。常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极高。
(三)败血症型鼠疫
1.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高热或体温不升,寒战、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脉搏细速等全身中毒症状。皮肤黏膜可出现出血点、瘀斑、紫癜等,病情进展迅速,可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在新生儿等特殊人群中,败血症型鼠疫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加强监测。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如接受过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感染败血症型鼠疫后病情往往更为凶险,因为其自身免疫防御能力较弱,难以抵抗鼠疫耶尔森菌的侵袭。
2.局部症状:有时可能找不到明显的原发感染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皮肤、黏膜的出血表现等,而无明显的腺鼠疫或肺鼠疫的典型局部表现。
二、不同人群感染鼠疫的症状特点差异
(一)儿童
儿童感染鼠疫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在腺鼠疫中,儿童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更为迅速,全身症状如高热、精神萎靡等表现可能更加突出,而且儿童对病情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在肺鼠疫中,儿童可能更早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并进行救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鼠疫后,全身各器官功能相对减退,对感染的耐受性较差。其症状可能不典型,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却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在腺鼠疫中,老年人的淋巴结炎症可能不如年轻人那样红肿热痛表现典型,但全身中毒症状可能已经较为严重,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鼠疫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感染鼠疫后,鼠疫耶尔森菌更容易在体内播散,症状往往更为严重且不典型。可能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较早且程度较重,局部感染灶的表现可能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注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