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在症状表现上有鼻塞(持续性或间歇性、单侧或双侧)、流涕(清涕或脓涕、量及伴随情况)、打喷嚏(频率)、嗅觉减退(程度)等方面特点;相关检查包括能观察鼻腔黏膜等情况的鼻内镜检查、可判断是否过敏的过敏原检测(体外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能明确是否合并鼻窦炎等情况的影像学检查(鼻窦CT检查);病程有急性鼻炎(多7-10天,超10天需考虑特殊情况)和慢性鼻炎(超3个月)之分,还有过敏史、鼻腔疾病史等相关病史情况。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鼻塞
1.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不同类型鼻炎鼻塞特点有所差异,例如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而慢性肥厚性鼻炎则多为持续性鼻塞。儿童若患有鼻炎出现鼻塞,可能会影响睡眠时的呼吸,导致睡眠不安、张口呼吸等情况,长期张口呼吸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
2.单侧或双侧鼻塞:急性鼻炎早期可能为双侧鼻塞,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变为单侧;而某些鼻腔结构异常合并鼻炎的患者,可能出现单侧鼻塞。
(二)流涕
1.清涕或脓涕: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流清涕,且量较多,可伴有打喷嚏等症状;而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如急性鼻窦炎伴发的鼻炎,多流脓涕。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患鼻炎流涕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易出现反复揉鼻、抠鼻等行为。
2.流涕量及伴随情况: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流涕症状会加重,而普通感冒引起的鼻炎初期也多为清涕,随后可能变为脓涕。
(三)打喷嚏
1.打喷嚏频率:过敏性鼻炎患者打喷嚏往往较为频繁,可连续打数个甚至十几个喷嚏;而其他类型鼻炎打喷嚏频率相对较低。对于儿童来说,频繁打喷嚏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家长需格外关注。
(四)嗅觉减退
1.嗅觉减退程度: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阻塞等原因,可能出现嗅觉减退。急性鼻炎患者嗅觉减退一般是暂时性的,随着炎症消退多可恢复;而慢性鼻炎患者嗅觉减退可能呈渐进性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嗅觉减退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对熟悉的气味反应不敏感,如闻不到饭菜的香味等。
二、相关检查方面
(一)鼻内镜检查
1.鼻腔黏膜情况观察: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的色泽、形态、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息肉样变等情况。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内镜下可见鼻腔黏膜苍白、水肿;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可见鼻腔黏膜肥厚,下鼻甲黏膜呈桑椹样改变。在检查儿童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鼻腔结构及分泌物情况查看:鼻内镜还能观察鼻腔内有无分泌物、异物,以及鼻腔结构是否正常,如有无鼻中隔偏曲等情况。
(二)过敏原检测
1.体外检测:包括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抗体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明确过敏原后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在不同年龄段,过敏原的种类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等。
2.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在15分钟内出现皮肤红肿与发痒的反应。该检查对于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在儿童进行检查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避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三)影像学检查
1.鼻窦CT检查:对于怀疑有鼻窦炎的鼻炎患者,鼻窦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形态、结构,有无黏膜增厚、积液、息肉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鼻炎是否合并鼻窦炎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合理掌握检查指征。
三、病程及相关病史方面
(一)病程长短
1.急性鼻炎病程: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一般在7-10天左右。如果病程超过10天仍未缓解,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急性鼻炎的病程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
2.慢性鼻炎病程: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常超过3个月,可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结构异常等多种原因引起。
(二)相关病史
1.过敏史: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高。例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性鼻炎,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会增加。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在出现相关鼻炎症状时,需高度警惕过敏性鼻炎的可能。
2.鼻腔疾病史:既往有鼻腔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并发鼻炎。例如,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局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