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要注意什么

来源:民福康

为预防和管理心脏早搏,需从生活方式、饮食、医疗监测就医及基础疾病管理方面入手。生活方式要作息规律、情绪平稳、适度运动;饮食要均衡且避免刺激性食物;有早搏人群要定期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控制病情。

一、生活方式方面

1.作息规律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应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每晚睡眠7-9小时。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心脏早搏发生的可能性。儿童则需要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婴幼儿一般需睡眠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不规律的作息会干扰儿童心脏的发育及正常功能。

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容易诱发心脏早搏。比如长时间连续工作、高强度运动后未得到充分休息等情况。

2.情绪管理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研究表明,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干扰心脏电活动,引发早搏。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学会调节情绪,例如年轻人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老年人可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来保持心情舒畅。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并诱发早搏。

3.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为4-6公里/小时),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儿童和青少年则应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和适当运动,如课间休息时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如有心脏早搏等心脏问题,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确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二、饮食方面

1.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钾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以钾为例,钾元素对心脏节律有调节作用,每100克香蕉含钾约256毫克,适当摄入香蕉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对心脏有益。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可多吃瘦肉、牛奶、鸡蛋等;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的摄取。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因为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早搏次数增加。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咖啡摄入量应控制在2-3杯以内(每杯约150-200毫升),浓茶也应适量饮用。对于患有心脏早搏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应严格限制此类饮品的摄入,因为他们的心脏发育尚不完善,刺激性物质对心脏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早搏发生的风险,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三、医疗监测与就医方面

1.定期监测

有心脏早搏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一般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对于早搏频繁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缩短检查间隔时间,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心脏早搏的发作情况、频率以及与活动、睡眠等的关系。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监测频率可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例如儿童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早搏等情况,监测频率可能会更频繁。

2.及时就医

当出现早搏次数明显增加、伴有头晕、黑矇、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活动后出现心慌、乏力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对早搏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更应尽快就医,以明确早搏的原因,如是否由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引起,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基础疾病管理方面

1.控制基础疾病

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病情。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冠心病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同时要注意避免诱发心绞痛等情况的因素。心肌病患者则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定期复查心脏功能等指标,这些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有助于减少心脏早搏的发生。不同年龄段患者控制基础疾病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会因基础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心肌病的类型和治疗与成人不同,需要儿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脏早搏
心脏早搏即期前收缩,是指异位起搏点过早兴奋引起的心脏提前收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偶发室性早搏会猝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偶然的室性早搏并不会造成猝死,室性期前收缩是很多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希氏束下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造成的,而心肌细胞的去极化造成了心肌细胞的去极化,而早博正常人或有心脏病的人都可能表现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频率增加,此外,心肌炎、心肌缺血缺氧时也会表现出早博,正常人在运动后,饮茶、咖啡等刺激交感神经
焦虑症会导致心脏早搏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患有焦虑症会造成心脏早搏。很多有焦虑症的病人都会有心脏早搏的表现,是因为焦虑症主要表现莫名的焦虑,紧张,担心,害怕,失眠,胸闷,心慌等,以上这些不舒服的表现会造成病人身体各种神经递质分泌不正常,造成内分泌紊乱以及激素紊乱,交感神经异常分泌造成心跳加快,造成心因性的心律失常,常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甚
频发房性早搏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频发房性早搏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频发房性早搏大多数和心脏本身疾病无关,而是和情绪焦虑、过度劳累、甲状腺功能异常、感冒发热、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洋地黄过量等有关,去除和纠正上述诱因以后,频发房性早搏就有可能消失。频发房性早搏可能会造成胸闷、心悸等表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口服β受体阻
室性早搏二联律的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若是频繁发生的室性早搏二联律,如何治疗要看以下情况:1.病人有没有结构性心脏病,如果没有,且没有症状表现,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第二,如果并没有结构性心脏病但是病人有症状表现,这是需要药物治疗的,比如美托洛尔这一类的药物。第三,频发早搏,而且症状明显,病人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术来根治。
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做心电图表现出这种频发的室性早搏考虑是比较严重的,属于一种心律失常,有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心慌心悸,可以适当的口服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持续不好转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到心内科就诊,做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详细检查,看看能否做射频消融术,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对症治疗,会有助于康复。
心脏早搏应该注意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早搏病人要注意晚上早睡,要有午休的习惯。若是容易失眠的病人,可以服用镇静剂或者是安眠药。饮食要注意清淡营养,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注意睡前两个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晚上不要加餐。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咽痛。病人还要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并且尽量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是由于心房肌细胞或心室肌细胞异常起搏造成,部分病人是由于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造成心脏传导系统工作异常,当电解质恢复稳定后早搏可消失。也有部分病人是由于心脏异常起搏点造成,此类病人就算维持电解质稳定,也无法使心脏早搏减少,严重者可表现出血流动力学紊乱,
心脏早搏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大多数心脏早搏是能够治好的。心脏早搏是由于心脏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而造成的心律失常,早搏分偶发性早搏和频繁发作的早搏。早搏表现出以后需要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明确早搏的类型、早搏的程度。偶发性的早搏,经过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防止过度劳累,不要抽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早搏就会自行改善。频繁发
心脏早搏二联律严重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室性早搏二联律更为严重,请使用现阶段的治疗方案积极对症处理,期间不要情绪激动,可以配合中药汤剂调理。每分钟大于5次的早搏就属于频发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多见于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甲亢等表现,多由于这些疾病造成心肌损伤造成传导系统表现出异常造成,对于频发早搏个体感受由于个体差异,可有不同,有的有明显的
运动可以改善心脏早搏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运动对于心脏早搏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心脏早搏有频发早搏,也有偶发早搏。频发早搏大多数都存在心脏的器质性疾病,偶发早搏一般都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被称为是功能性早搏。功能性早搏的个体可以正常的进行运动,但是运动并不能改善早搏的病情。频发早搏的病人,原则上来说不能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
室性早搏24小时多少次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室性早搏正常来讲24小时应该一次都没有才对,但是在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一沓报告,报告名字叫做动态心电图,也叫做Holter。患者会非常焦急地说有室早了,是不是要猝死了?听说室早非常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是室颤。仔细看报告来分析,一方面是室早次数,另一方面是室早形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原因导致室早出现。对于很多正常人,由于生活
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往往会引起血压升高,进而会出现脑梗、脑溢血等并发症。而且在长期血压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容易诱发肾功能衰竭等。而心室早搏更加需要重视,因为室早有些时候会被评判为恶性早搏,可能会导致猝死。
心脏早搏能治好吗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心脏早搏要根据病因来判断能不能治好,如果是生理性早搏可以治好。如果是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早搏,能够将血压完全控制住,这种早搏也能够完全控制好。但如果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早搏,比如心肌炎、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往往诱发室速、室颤,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来缓解症状。
心脏早搏的人要注意什么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心脏早搏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过度劳累易导致心脏损伤,可使患者出现早搏。心脏早搏患者注意保证营养,尤其保持体内电解质稳定,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心脏早搏的患者注意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等。心脏早搏患者注意查找病因,对于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需给予药物治疗。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脏早搏是心脏受到意外刺激而出现的异常波动,而心脏早搏对人体危害和早搏严重程度有关。少量早搏对人体危害有限,也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但如果早搏数量比较多,对人体危害就比较大,可能会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导致心肌缺血发生,还可以伴有心功能下降。同时,部分心脏早搏,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猝死。
心脏早搏的人要注意什么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第一、心脏有早搏,应该找医生评估是功能性早搏,还是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如果是器质性病变,要及时治疗。第二、平常要注意情绪调理,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第三、不能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第四、定期复查,注意早搏数目。若是频繁室性早搏,一定要尽早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