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多与遗传基因缺陷(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代谢异常(如脂蛋白酶活性降低)相关;继发性则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饮酒)诱发。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并发症就诊时被发现。
长期高脂血症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脂质斑块破裂可能引发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若斑块沉积在眼底或胰腺,还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或急性胰腺炎。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及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可有效管理血脂水平。
若体检发现血脂异常,或伴有胸闷、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医生会结合血脂指标、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评估风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