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心肌缺血的病因包括内分泌紊乱、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冠心病等。
1.内分泌紊乱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失去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导致冠脉舒缩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加速血管损伤,均会增加心肌缺血风险,常伴随月经紊乱、潮热等症状。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冠状动脉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心肌供血不足。女性妊娠期高血压或原发性高血压控制不佳时,心肌缺血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3.糖尿病
糖尿病会损伤全身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影响心肌血液灌注。女性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且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4.贫血
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肌缺氧引发缺血。女性因月经量过多、节食减肥等导致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乏力、心慌、活动后气短,长期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
5.冠心病
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冠心病表现,会直接导致心肌供血中断或减少。女性更年期后冠心病发病率上升,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因可能引发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若出现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做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同时控制血压、血糖,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心肌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