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快速心房颤动的处理原则可能包括稳定生命体征、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转复窦性心律、寻找并治疗病因等。
1、稳定生命体征
急性快速心房颤动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首要任务是让患者保持安静,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呼吸、循环稳定,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控制心室率
快速的心室率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损害心功能。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如美托洛尔、维拉帕米等,减慢房室结传导,降低心室率,缓解患者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3、预防血栓形成
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容易形成血栓。需根据患者情况评估血栓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尽早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等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
4、转复窦性心律
若患者病情允许且房颤持续时间较短,可考虑转复窦性心律。常用方法有药物转复,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也可采用电复律,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但电复律需在严格监护下进行。
5、寻找并治疗病因
急性快速心房颤动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心肌病等。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能从根源上控制房颤发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几率。
急性快速心房颤动病情变化快,若患者出现突然的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切勿自行用药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