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是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有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依情况选青霉素类、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水肿)、黏液促排剂(稀化排出分泌物);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有鼻息肉等情况,方式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不同年龄患者有差异。
一、一般治疗
鼻腔冲洗:可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局部炎症,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且无明显禁忌证,操作时需注意避免压力过大导致中耳不适等情况。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应足量足疗程使用。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如对青霉素类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病原菌的可能类型及当地耐药情况等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选择可能因药代动力学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儿童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等。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黏液促排剂:可稀化鼻腔和鼻窦分泌物并促进其排出,改善纤毛清除功能,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有助于鼻腔及鼻窦分泌物的排出,促进炎症的消退,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
三、手术治疗
适应证:若经药物治疗无效、存在鼻息肉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或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等情况。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手术需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和预后等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对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