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心电图有T波低平、增宽、倒置,U波增高,ST段压低及出现心律失常等特征,T波改变与心肌复极化受影响有关,儿童对离子变化更敏感;U波增高与低钾使浦肯野纤维复极化延长有关,无明显性别差异;ST段压低因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可增加风险;心律失常是因低钾致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有心脏基础病史者更易出现,儿童有基础病史时需密切监测。
发生机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复极化主要依赖钾离子外流,低钾时,心肌细胞复极化延迟,导致T波形态改变。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低钾时T波低平、倒置等改变可能更为敏感,因为儿童心肌细胞对离子变化的耐受性相对较弱,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电图表现可能在程度上有差异,但基本机制相同。
U波增高
发生机制:钾离子对心肌复极化的影响除了引起T波变化外,还与U波产生有关。低钾时,U波振幅增大,一般认为U波是浦肯野纤维复极化形成的,低钾使浦肯野纤维复极化延长,导致U波增高。
性别差异: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基础心脏生理状态略有不同,不过U波增高的心电图特征本身与性别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血钾水平和心肌的离子环境。
ST段压低
发生机制:低钾影响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导致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异常,使ST段压低。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影响了心肌细胞膜的电位稳定性,进而引起ST段位置改变。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增加低钾血症发生ST段压低心电图改变的风险,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在存在低钾时,ST段压低更易出现且可能加重心脏缺血等相关表现。
出现心律失常
发生机制:低钾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自律性改变等,从而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例如,低钾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使心肌容易异位起搏点兴奋,导致早搏等心律失常。
病史因素:有心脏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合并低钾血症时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因为其心脏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已有一定异常,低钾进一步扰乱心肌电活动,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史时,低钾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更需密切监测,因为儿童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