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后需先确诊,再通过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终止妊娠,之后要注意身体恢复,包括休息营养、观察出血腹痛和月经恢复,还要进行心理调适,再次妊娠前要做身体检查、调整生活方式,高龄女性和有基础疾病女性有特殊注意事项。
终止妊娠
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7周内的胎停情况,通过服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胚胎组织。但药物流产有流产不全等风险,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排出组织情况。
手术流产:如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者;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者。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减少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胎停后的身体恢复
休息与营养:胎停后女性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分休息,一般建议休息2-4周。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观察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胎停后阴道可能会有出血,一般会持续数天至一周左右。如果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严重腹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宫腔残留等情况。
月经恢复情况:通常胎停后1-2个月左右月经会恢复,但也有个体差异。如果超过2个月月经仍未恢复,需就医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恢复等情况。
心理调适
情绪支持:胎停对女性身心是较大打击,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女性自己也可通过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可以多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转移注意力。例如听舒缓的音乐、进行适量的散步等轻度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疏导: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帮助重新建立对妊娠的信心。
再次妊娠的准备
身体检查:再次妊娠前,男女双方都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女性需检查生殖系统情况,如子宫、输卵管等是否正常,激素水平是否恢复正常等;男性需检查精子质量等。一般建议胎停后3-6个月再考虑再次妊娠,但如果有特殊情况,需遵循医生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孕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女性要补充叶酸,一般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0.4-0.8mg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女性:高龄女性胎停风险相对较高,再次妊娠前除了常规检查外,可能需要更细致的生殖系统评估,如卵巢功能评估等。在妊娠过程中要更加密切地进行产前检查,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超声检查、唐筛、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等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果女性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胎停后再次妊娠前需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稳定状态。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后再考虑妊娠,妊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