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牙龈出血可能由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导致。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牙结石引发牙龈炎、牙周炎,不良修复体刺激;全身因素涉及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出现牙龈出血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及时就医检查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要针对自身情况维护口腔卫生或治疗基础疾病。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牙菌斑、牙结石
成因: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团块,若未及时清除,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症,使得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的人群,牙齿表面容易堆积大量牙菌斑和牙结石,进而出现牙龈出血情况。
年龄性别差异:各个年龄段和男女均可发生,一般来说,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群更易出现。青少年处于牙齿发育阶段,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容易因牙菌斑、牙结石导致牙龈出血;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加重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更容易出现因牙菌斑、牙结石引起的牙龈出血。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的人,口腔环境较差,牙菌斑和牙结石更容易沉积,从而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另外,不爱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人,口腔清洁不彻底,也易引发牙龈出血。
2.牙龈炎
成因:主要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炎症。牙龈组织发炎后,血管变得更加脆弱,轻微的刺激就会导致出血,比如刷牙、咬硬物时。
年龄性别差异:任何年龄都可能患病,女性在青春期、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青少年牙龈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和牙齿萌出等因素有关;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改变,牙龈炎的患病率也会增加。
生活方式影响:口腔卫生状况差是主要诱因,如不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长期熬夜、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也可能促使牙龈炎的发生和加重牙龈出血症状。
3.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除了牙龈出血外,还可能伴有牙龈红肿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年龄性别差异:中老年人患牙周炎的概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男性患牙周炎的比例可能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一些生活习惯,如吸烟等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会严重破坏牙周组织,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和牙龈出血的程度。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也容易并发牙周炎,导致牙龈出血不易控制。
4.不良修复体
成因: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和出血。
年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可能出现,一般在佩戴不合适修复体后逐渐出现症状。老年人由于牙齿缺失等原因佩戴假牙较多,相对更易出现因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女性可能在美观需求下佩戴一些不合适的牙套等修复体,也可能引发牙龈出血。
生活方式影响:佩戴修复体后不注意口腔清洁和定期检查,容易导致牙龈受到刺激出血。如果修复体的材质不合适,也可能长期刺激牙龈组织。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导致牙龈出血;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也会引起牙龈出血,同时可能伴有贫血、发热等其他症状。
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白血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较多见,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性别差异不十分明显,但不同血液系统疾病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长期从事化工行业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人群,患血液系统疾病的概率可能升高。
2.内分泌紊乱
成因: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也会导致牙龈出血,且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会使牙龈出血情况加重。
年龄性别差异:孕期女性主要是在妊娠期间出现内分泌变化导致牙龈出血;糖尿病患者则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概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由于特殊的内分泌状态更易出现相关牙龈出血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孕期女性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加重牙龈出血症状;糖尿病患者不控制饮食、不规律服药,导致血糖波动大,会使牙龈出血难以好转。
3.其他全身性疾病
成因:像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口腔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等口腔症状。
年龄性别差异:肝硬化患者多见于有长期肝病病史的人群,年龄无特定限制;艾滋病患者各个年龄段均可感染,性别差异不突出,但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影响:有肝病基础的人长期饮酒、不规范治疗等会加重肝脏损害,进而加重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等也可能影响病情和牙龈出血情况。
如果刷牙总是牙龈出血,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同时,要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和全身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