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缺血是心脏下壁心肌因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病理改变,由右冠状动脉(约90%)或左回旋支供血,病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相关)、痉挛(与精神紧张、饮酒等有关)及其他少见病因;临床表现有胸痛(可放射、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等)、心悸等症状及发作时心率血压变化等体征;诊断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包括一般、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预防需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下壁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下壁的心肌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心脏的下壁主要由冠状动脉的右冠状动脉供血为主(约占90%),少部分由左回旋支供血。
二、可能的病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与性别因素:年轻人中,若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也可能逐渐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男性在相对年轻时比女性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女性在绝经后风险会显著增加,而年轻人中性别差异可能相对不那么突出,但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对男女都有危害。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脂质成分升高,易在冠状动脉内壁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影响冠状动脉对心肌下壁的血流供应。长期高糖饮食可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缺乏运动的年轻人,身体代谢减缓,脂质等物质更易堆积在血管壁。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痉挛,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下壁心肌缺血的风险。
2.冠状动脉痉挛
诱发因素:年轻人中,精神过度紧张、剧烈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学习或工作状态的年轻人,长期的精神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大量饮酒也可能是诱因之一,酒精会对血管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肌下壁的血液灌注。
3.其他少见病因
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虽然相对少见,但年轻人中也可能存在,如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等情况,可导致下壁心肌供血出现问题。比如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等异常情况,会使心肌下壁的血液供应从出生起就存在异常,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出现心肌缺血相关表现。
血管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冠状动脉,引发血管炎,影响冠状动脉对下壁心肌的供血。例如年轻人中较少见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管炎疾病,可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炎症、狭窄等改变,进而引起下壁心肌缺血。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胸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下壁心肌缺血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上腹部等部位,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但如果缺血严重,疼痛时间可能延长,程度加重。年轻人可能因对疼痛的敏感性或表现不典型而容易被忽视,比如疼痛可能较轻或不典型地表现为胸部闷胀不适等。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在活动后这些症状可能加重,因为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缺血的心肌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出现相应症状。部分年轻人可能伴有乏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等原因引起而未及时就医。
2.体征表现
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心率、血压的变化,比如心率增快或血压暂时性升高,听诊时可能无明显异常,但严重缺血时可能闻及心音低钝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是初步筛查下壁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下壁心肌缺血时,在心电图上Ⅱ、Ⅲ、aVF导联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长时间记录心电图变化,有助于发现短暂发作的心肌缺血情况,对于年轻人中发作不频繁的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肌的运动情况,下壁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下壁心肌运动减弱等表现。还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了解心肌缺血对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
3.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狭窄程度等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或其他病变导致下壁心肌供血不足。对于年轻患者,若高度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首先要让患者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对于有吸烟习惯的年轻人,必须戒烟,因为吸烟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调整生活方式,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如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年轻人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如果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符合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指征,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但对于年轻人,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
2.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年轻人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尽量不吸烟。
定期体检:年轻人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下壁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的年轻人,更应加强体检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