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和粪-口传播(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致健康人摄入感染),儿童、老年人、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外就餐、饮食不规律、有胃部疾病史)感染风险不同,各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来预防感染。
口-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餐具、水杯等经口传播。例如,在家庭聚餐时,若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未彻底清洁消毒,健康人使用后就可能感染。共用餐具是常见的口-口传播方式之一。另外,接吻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因为唾液中可能含有该菌。
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就可能通过口摄入而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未得到有效净化的地区,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常见。
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生活中可能存在不良卫生习惯,如吮手指等,增加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家庭中若有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注意与儿童分餐,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儿童接触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餐具。同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且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卫生,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一旦发现感染,需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在外就餐、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较高。因为外面的餐厅餐具消毒情况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这类人群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次数,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时注意使用公筷等。有过胃部疾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患过胃溃疡、胃炎等,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可能性更大,需要更加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