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损伤(剧烈运动中的扭转或弯曲动作、运动前准备不充分)、退行性改变(年龄因素、慢性磨损)和先天性因素(半月板发育异常)。
一、运动损伤
1.剧烈运动中的扭转或弯曲动作: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需要频繁急停、变向、跳跃的运动中,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时,若突然受到扭转力,半月板容易被挤压、磨损甚至撕裂。例如,篮球运动员在抢篮板后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膝关节发生扭转,就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对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由于参与这类高强度运动的比例较高,运动损伤引发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
2.运动前准备不充分: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没有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足,也会增加半月板损伤的风险。比如,晨跑者如果直接开始剧烈奔跑而没有进行足够的热身,膝关节在运动中就更容易受到损伤。
二、退行性改变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其弹性和韧性逐渐下降。一般在30岁以后,半月板开始出现磨损等退变迹象,50岁左右时退变往往更为明显。老年人的半月板由于长期的磨损和老化,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如日常行走时膝关节的轻微扭转)就可能发生损伤。例如,一位60岁的老人在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的微小扭转就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
2.慢性磨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进行膝关节活动的人群,半月板会因为长期的慢性磨损而逐渐损伤。像矿工、搬运工人等,他们的膝关节长期处于负重和频繁活动的状态,半月板承受的压力和摩擦较大,更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三、先天性因素
1.半月板发育异常:部分人存在先天性半月板发育异常的情况,如半月板形状异常、厚度不均等。这种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使得半月板在膝关节运动中更容易受到损伤。例如,先天性盘状半月板相对正常半月板来说,其接触面积更大,在膝关节活动时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发生损伤。这种先天性因素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可能存在,由于他们的膝关节还在发育阶段,异常的半月板结构会增加运动中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