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是胃幽门部位发生梗阻致胃内容物难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的病理状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相关、胃癌、幽门部炎症水肿,临床表现主要有呕吐宿食等且有腹部体征,诊断可通过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治疗包括非手术的禁食胃肠减压等纠正紊乱及针对病因治疗和手术解除严重梗阻。
一、定义
幽门梗阻是指胃的幽门部位发生梗阻,致使胃内容物(如食物、胃液等)无法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病理状态。
二、病因
1.消化性溃疡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反复发作,溃疡愈合过程中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幽门管狭窄,常见于青壮年群体,与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2.胃癌:胃癌肿瘤生长阻塞幽门通道,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与遗传、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吸烟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
3.幽门部炎症水肿:幽门附近的炎症(如幽门管溃疡引发的炎性水肿)可暂时导致梗阻,可见于各年龄段,多因幽门部黏膜炎症反应所致。
三、临床表现
1.呕吐:为主要症状,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不含胆汁(若为完全性梗阻),呕吐后患者常感腹部舒适,此症状在下午或晚间尤为明显,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因基础状况略有差异,如儿童可能因频繁呕吐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2.腹部体征:上腹部膨隆,可见胃蠕动波,用手叩击上腹部可闻及振水音,提示胃内有大量潴留物。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幽门部位的病变情况,如溃疡、肿瘤等,是明确病因的重要手段,各年龄段均可通过胃镜检查,但儿童需谨慎操作并考虑耐受情况。
2.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钡剂观察胃的排空情况及幽门部位的形态,能发现幽门狭窄等梗阻表现。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以抽出胃内潴留物,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针对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水肿,可考虑抗感染治疗,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药物耐受及禁忌。
2.手术治疗:对于瘢痕性狭窄等严重情况,需行手术解除梗阻,如胃大部切除术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需综合评估,儿童手术需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