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可行治疗方式,新鲜脱位且肿胀较轻时适用,操作要点包括患者体位、肌肉松弛、复位步骤,复位后要固定、康复锻炼,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复位成功后固定2-3周,固定期做手指活动,解除固定后逐步康复锻炼,儿童复位轻柔、固定短且康复谨慎,老年人防骨折、康复慢且关注全身情况。
一、适用情况
肘关节脱位多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掌撑地等情况导致。对于新鲜的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在受伤后的较短时间内,如数小时到1-2天内,关节周围组织的肿胀相对较轻时,适合进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的操作要点
1.患者体位:通常让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对面。
2.肌肉松弛:可先通过安抚患者使其肌肉放松,必要时可使用局部麻醉来辅助肌肉松弛,这样能减少复位时的疼痛和阻力。
3.复位步骤:医生会采用特定的手法,比如先将肘关节屈曲,然后进行牵引、旋转等操作来恢复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以常见的后脱位为例,医生会先沿前臂长轴牵引,纠正肘关节的侧方移位,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将肱骨下端向后推,使尺骨鹰嘴回到鹰嘴窝内,完成复位。
三、复位后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1.固定:复位成功后需要用石膏或支具将肘关节固定在屈曲90°左右的位置,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以促进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的修复。
2.康复锻炼:固定期间要进行手指的屈伸等活动,解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康复锻炼,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但康复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脱位或影响恢复。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要更加轻柔,因为儿童的骨骼、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较娇嫩。在复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反应,避免造成额外的损伤。复位后固定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康复锻炼同样要谨慎,根据儿童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家长要配合医生监督儿童的康复过程。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等情况,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固定期间要注意防止骨折等并发症,同时康复锻炼要缓慢进行,因为老年人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在康复过程中要避免因康复锻炼导致血压升高等情况影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