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负重时明显、休息后可缓解;肿胀,炎症反应致关节腔积液,程度不一;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明显,持续时间不等;活动受限,关节功能障碍且逐渐加重;晚期可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
负重时明显: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退变磨损,在行走、上下楼梯、蹲起等负重活动时,膝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加重。例如,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平时行走一段距离后膝关节就会出现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更为明显。
休息后可缓解:一般在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病情进展后,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年轻人群若有膝关节创伤等病史,也可能引发骨性关节炎,出现类似疼痛表现,不过相对中老年人群发病原因不同,但疼痛特点有相似之处。
肿胀
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引起关节内滑膜炎症,滑膜分泌增多,导致关节腔积液,从而出现肿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发生,比如一些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出现滑膜炎症,进而导致肿胀。肥胖人群体重超标,膝关节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软骨磨损加速,滑膜受到刺激,分泌液增多,引发肿胀。
肿胀程度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关节周围轻度肿胀,重者膝关节明显肿大,皮肤发亮。
僵硬
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明显:患者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坐着、蹲着后,膝关节会感到僵硬,活动不灵活,一般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这在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比如青少年时期有过膝关节损伤,未得到良好修复,随着年龄增长,到中年时期可能出现骨性关节炎,晨起时膝关节僵硬感明显。
持续时间不等: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十分钟甚至更久。
活动受限
关节功能障碍:由于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不能自如地屈伸、旋转等。例如,患者下蹲困难,原本可以轻松下蹲的动作变得艰难;或者行走时膝关节活动不顺畅,步伐变小。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的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因为他们的工作需要频繁使用膝关节进行负重等动作。
逐渐加重:病情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进展,活动受限程度越来越严重,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需要膝关节参与的动作都变得困难。
畸形
晚期表现: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膝关节可能出现畸形,常见的有内翻或外翻畸形。比如内翻畸形表现为膝关节向内弯曲,像“O”型腿;外翻畸形则表现为膝关节向外弯曲,像“X”型腿。这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长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关节面不平整,肌肉力量失衡等,最终引起膝关节畸形。老年女性患者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而发展为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