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疼痛、肿胀、压痛,全身部分患者会发热,不同部位骨膜炎还有特殊症状,如胫骨骨膜炎多见于跑跳运动人群且运动时疼痛加重等,跟骨骨膜炎晨起下地痛明显等,前臂骨膜炎有前臂疼痛肿胀等表现。
疼痛:是骨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在运动或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例如,胫骨骨膜炎患者在行走、跑步或上下楼梯时,小腿胫骨部位会出现疼痛,休息时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一般不会完全消失。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活动等情况;成年人则能更清晰地描述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对于有既往骨膜炎病史的人群,再次发作时疼痛可能会比初次发作时更为明显。
肿胀: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增加,从而引起肿胀。肿胀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隆起,触摸时质地较软。比如,前臂骨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前臂局部肿胀,皮肤外观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肿胀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较重时肿胀会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不同性别在骨膜炎引发肿胀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处理肿胀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
压痛:用手指按压病变部位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通过压痛的部位可以大致判断骨膜炎的位置。例如,跟骨骨膜炎患者在按压跟骨部位时会出现明显的压痛,这有助于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压痛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病情变化的一个指标,随着病情的好转,压痛会逐渐减轻。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骨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发热程度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5℃-38.5℃之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发热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些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抗炎等治疗后,发热症状会在1-2天内消退,而病情较为严重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发热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骨膜炎引发发热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较大影响,如导致惊厥等情况。
不同部位骨膜炎的特殊症状
胫骨骨膜炎:多见于长期进行跑跳等运动的人群,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患者在进行胫骨部位的运动时,疼痛会显著加重,有时还可能伴有小腿肌肉紧张。在胫骨表面可能会摸到增厚的组织,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引起的。
跟骨骨膜炎:主要症状为跟骨部位的疼痛,尤其是在晨起下地行走时,疼痛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又会加重。跟骨部位肿胀可能不太明显,但压痛非常显著,患者走路时会呈现出跛行的状态。
前臂骨膜炎:患者前臂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前臂时疼痛加剧,有时可摸到前臂肌肉紧张,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拿取物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