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轻重不同且儿童患者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不典型)、腹痛(轻重及不同类型表现差异、老年患者不典型);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中低度常见、急性发作或并发症时高热、儿童体温波动大、老年提示炎症强或有感染并发症)、营养不良(致体重减轻等、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老年加重虚弱);有肠外表现如口腔黏膜病变(与全身免疫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段处理有特殊性)、关节症状(与肠道炎症活动度相关、不同年龄段影响不同)、皮肤表现(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不同年龄段护理有差异)。
腹痛:多为轻至中度痉挛性腹痛,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但在重症患者中,疼痛可能较为持续且剧烈,可涉及全腹。不同类型炎症性肠病腹痛表现略有差异,如克罗恩病患者除了肠道炎症引起的腹痛外,还可能因肠道狭窄出现肠梗阻相关的腹痛,表现为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等。在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腹痛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诊断。
全身症状
发热:中低度发热较为常见,一般体温在37.5℃-38.5℃之间,多为肠道炎症活动引起的全身反应。但在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出现并发症时,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儿童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热时,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可能会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对于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炎症反应较为强烈,或者合并有其他感染性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排查。
营养不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吸收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使其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老年患者本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其身体的虚弱状态,影响康复。
肠外表现
口腔黏膜病变: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有疼痛不适。这与肠道炎症的全身免疫反应有关,是肠道外免疫受累的一种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口腔黏膜病变的处理需要考虑其特殊性,儿童患者在治疗口腔溃疡时要选择温和、不刺激的药物,老年患者则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继发感染。
关节症状:可出现外周关节炎,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此外,还可能有关节炎伴发骶髂关节炎等情况。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关节症状的出现与肠道炎症的活动度相关,当肠道炎症得到控制时,关节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对于年轻患者,关节症状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工作学习;老年患者则可能会加重其行动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皮肤表现:常见的有结节性红斑,表现为双下肢伸侧的红色结节,有压痛;还有坏疽性脓皮病,表现为皮肤溃疡,经久不愈。皮肤表现也是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一部分,其发生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关。儿童患者出现皮肤表现时,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皮肤感染;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较差,对于皮肤溃疡等情况需要加强护理,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