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中段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包括:骨折端血供不足,如大腿中段骨折破坏血液供应、不同年龄血供影响;局部感染,如开放性或治疗中感染破坏环境;骨折固定不牢固,如固定不当或既往病史影响;过度活动,如过早或过度活动破坏稳定性,且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有影响。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是儿童大腿中段骨折不愈合,也可能存在血供问题,儿童的骨膜相对较厚,血供相对丰富,但如果骨折损伤了骨膜或骨髓内血管,同样会影响血供。而老年人的骨折愈合能力本身就较差,且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折后血供恢复更慢,更容易出现血供不足导致不愈合的情况,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
局部感染
原因分析:骨折部位发生感染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之一。开放性骨折时,外界的细菌容易进入骨折端,引起感染;即使是闭合性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如手术操作不严格等也可能导致感染。感染会破坏骨折端的局部环境,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阻碍新骨的形成。例如,术后切口感染,细菌在骨折周围繁殖,破坏骨折端的血运和骨质。
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一般来说,性别对骨折后感染导致不愈合的影响不大,但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影响骨折端的血供,同时吸烟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从而更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对于女性,如果在骨折后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等,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骨折固定不牢固
原因分析: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如果固定不牢固,骨折端会存在微动,这种微动会刺激骨痂的吸收,而不利于新骨的形成。固定不牢固的原因可能是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内固定物放置位置不正确或外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不佳等。例如,使用的钢板强度不够,无法承受骨折端的应力;或者骨折端的复位不佳,即使固定后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病史因素影响:如果患者既往有骨质疏松病史,那么骨折后固定更困难,因为骨质疏松会导致骨质强度下降,内固定物容易松动,从而影响固定的牢固性,增加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另外,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即使固定牢固,也可能因为自身的代谢等问题影响骨折的愈合。
过度活动
原因分析:骨折后需要适当的制动,但如果过早或过度活动,会使骨折端受到异常的应力,破坏骨折端的稳定性,影响骨痂的生长。例如,骨折后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制动,过早地进行下肢的负重行走等活动,会导致骨折端的微动增加,阻碍骨折的愈合。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儿童相对好动,如果大腿中段骨折后家长没有很好地约束儿童的活动,儿童过度活动会明显增加骨折不愈合的风险。而老年人如果本身平衡能力差,生活中容易摔倒等,也可能在骨折固定后因为不小心的活动导致骨折端不稳定,影响愈合。生活方式中,如果患者有喜好剧烈运动等习惯,在骨折后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活动,也容易出现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