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分早期(1-2周)、中期(2-8周)、后期(8周以上)。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运动;中期开展膝关节屈伸锻炼和髋关节外展内收训练;后期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出现异常及时停练咨询医生。
适用人群:所有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何。
具体方法:患者平卧,尽量收紧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通过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有助于骨折端的稳定。
踝关节屈伸运动:
适用人群:股骨骨折术后患者。
具体方法:患者平卧,缓慢地勾起脚尖,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保持5秒,然后再缓慢放下脚跟,尽量使脚跟向下,保持5秒,一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同时也能活动踝关节周围的关节和肌肉。
中期康复锻炼(术后2-8周)
膝关节屈伸锻炼:
适用人群:股骨骨折术后骨折端相对稳定的患者。
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卧位屈膝和坐位屈膝等方式。卧位屈膝时,患者平卧,尽量弯曲膝关节,用双手抱住小腿,缓慢拉向身体,每次保持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坐位屈膝时,患者坐在床边,小腿自然下垂,缓慢屈伸膝关节,借助重力和自身肌肉力量逐渐增加屈曲角度。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损伤;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在家人协助下进行,动作要缓慢轻柔。通过膝关节屈伸锻炼,可以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为后期的行走等功能恢复做准备。
髋关节外展内收训练:
适用人群:股骨骨折术后患者。
具体方法:患者平卧,双腿伸直,缓慢进行髋关节外展和内收运动,外展时尽量使双腿分开,内收时尽量使双腿靠拢,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髋关节外展内收训练有助于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
后期康复锻炼(术后8周以上)
站立训练:
适用人群:骨折愈合较好的患者。
具体方法:患者在双拐或家人的协助下,逐渐站立,开始时可站立较短时间,如3-5分钟,然后逐渐延长站立时间,每天可进行2-3次。站立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适应体重的承担,提高下肢的负重能力。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站立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出现头晕等不适;对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要注意防止跌倒。
行走训练:
适用人群:经过前期康复锻炼,具备一定行走能力的患者。
具体方法:患者在双拐或家人的搀扶下,开始缓慢行走,先练习移步,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速度。行走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步态平稳。儿童患者在行走训练时要有人密切看护,防止摔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行走训练可以逐步恢复患者的正常行走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整个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骨折愈合情况和身体耐受程度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