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临床表现分肺、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代偿期有基础肺疾病表现及相关体征,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表现;辅助检查包括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液检查等;诊断依据是基础肺疾病史及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征象结合相关检查,特殊人群诊断需结合自身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多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肺疾病的表现,如咳嗽、咳痰、气促等,活动后可有心慌、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
查体可发现肺气肿体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大。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常由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查体有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等。
2.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3.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肺动脉内径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等指标,以诊断肺心病。
4.血气分析
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如PaO<60mmHg和(或)PaCO>50mmHg,表现呼吸性酸中毒。
5.血液检查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增加,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清学检查可有肾功能或肝功能改变,血清钾、钠、氯、钙、镁等可有变化。
三、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肺疾病,或其他胸肺疾病病史,并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体静脉压升高等,结合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作出诊断。例如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查体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X线示右心室增大等,再结合心电图等检查符合相关标准即可诊断为肺心病。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肺心病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诊断时需结合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心肺发育情况等,仔细鉴别;老年人肺心病患者往往基础疾病较多,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其多器官功能状况,避免漏诊或误诊,且在检查及诊断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