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有呕吐、腹胀及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营养支持和针对病因治疗;手术有选择合适方式及术后加强对不同年龄患者的护理。
一、幽门梗阻的症状
(一)呕吐
是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在下午或晚间,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不含胆汁。这是因为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入肠道,胃排空障碍,食物在胃内潴留时间过长而发酵、腐败。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进食后不久就出现呕吐,且呕吐物有特殊的酸腐气味,可能影响其营养摄入,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成年患者则可能因长期反复呕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情况。
(二)腹胀
患者会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查体可见腹部膨隆,有时可看到胃型和蠕动波,即腹部可见胃的轮廓以及胃蠕动时的波浪状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腹胀可能影响其食欲和活动,成年患者腹胀会干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三)其他症状
严重呕吐可导致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出现口渴、尿少、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肾等脏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加重心、肾功能的负担,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儿童患者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水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快速影响其生理功能,需要密切关注。
二、幽门梗阻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胃肠减压:通过放置胃管抽出胃内潴留的食物残渣和胃液,减轻胃黏膜的水肿,缓解梗阻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严格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儿童由于身体较小,胃管的选择和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消化道黏膜。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患者的呕吐量、血生化检查结果等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例如,补充生理盐水、氯化钾等,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要更加精确地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防止补液过多或过少对脏器功能造成影响。
营养支持:对于长期幽门梗阻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成年患者也需要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利于身体恢复。一般先尝试肠内营养,如能耐受则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营养物质;若肠内营养不可行,则考虑肠外营养。
病因治疗:如果是因溃疡病引起的幽门梗阻,可先进行保守治疗观察,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溃疡愈合,梗阻可缓解。但如果是肿瘤等引起的幽门梗阻,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等。对于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尽量保留足够的胃功能以满足后续生长需求;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考虑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对身体打击较小但能有效解除梗阻的手术方式。
术后护理: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患者,术后都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儿童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同时关注其进食后的反应,逐步恢复饮食;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并发症可能会严重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