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胸闷气短等症状的病因,需进行体格检查观察一般情况和心肺体征,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判断感染、贫血、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影像学检查通过胸部X线、胸部CT、心电图观察胸廓、肺部、心脏大致形态、微小病变、电活动情况,还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进一步明确心脏结构、功能、肺部通气功能及冠状动脉情况。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频率、节律等,例如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面色苍白且呼吸急促,这能初步提示可能存在影响呼吸循环的基础疾病。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不同,儿童若精神萎靡伴胸闷气短需高度警惕重症感染等情况;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要细致观察其整体状态与胸闷气短的关联。
2.心肺体征检查: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干湿啰音等,听诊心脏心率、心律是否正常,心音有无异常等。比如肺部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心律失常时心律会不规则。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若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感染性因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而严重贫血可导致机体缺氧出现胸闷气短。不同性别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略有差异,女性一般红细胞计数(3.5~5.0)×1012/L、血红蛋白110~150g/L,男性相应指标更高。年龄不同参考值也有变化,儿童血常规指标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值。
2.生化检查
心肌酶谱: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会升高。
电解质:检测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脏电活动及肌肉功能,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例如严重低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进而出现胸闷。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机体代谢,间接导致胸闷气短等不适,如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毒素堆积可能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3.凝血功能检查:对于怀疑肺栓塞等疾病时需检查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肺栓塞发生风险,肺栓塞可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胸廓、肺部、心脏的大致形态,如是否有肺部炎症、气胸、胸腔积液、心脏大小等情况。例如气胸时胸部X线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的影像。不同年龄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胸部结构与成人不同,观察时要注意儿童胸部发育特点。
2.胸部CT:比胸部X线更清晰,能更精准发现肺部微小病变、纵隔情况等。对于肺部肿瘤、肺栓塞、胸膜炎等情况胸部CT可更明确诊断。例如肺栓塞时胸部CT肺动脉造影可显示肺动脉内血栓情况。
3.心电图:用于检查心脏电活动情况,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如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不同年龄心电图表现有生理性差异,儿童心电图有其自身发育阶段的特点。
四、其他检查
1.超声心动图:能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脏瓣膜情况、心室壁运动情况、射血分数等。对于心肌病、瓣膜病等导致的胸闷气短可明确诊断。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时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腔扩大、心室壁变薄等。
2.肺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肺部通气功能等情况,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气流受限等情况。对于怀疑呼吸系统本身疾病导致胸闷气短的患者很重要。不同年龄肺功能参考值不同,儿童肺功能检查需根据年龄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3.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对于怀疑冠心病导致胸闷气短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