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心病可依据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来判断。病史方面有慢性呼吸系统等相关病史,症状有呼吸系统原有病加重伴活动后气短等;体格检查有呼吸系统原发疾病体征及心脏相关体征;辅助检查中心电图有右心室肥大表现,胸部X线有肺动脉高压等征,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右心增大及肺动脉高压表现,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等改变。
一、病史与症状方面
1.基础病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是早期肺心病常见依据,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的肺部病变会逐渐影响心肺功能。例如,COPD患者由于气道狭窄、气流受限,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逐步引发肺血管的改变,为肺心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另外,有胸廓畸形、肺血管疾病等病史也可能成为早期肺心病的潜在依据,胸廓畸形会影响肺部的正常结构和通气功能,肺血管疾病会直接干扰肺血管的正常生理状态。
2.症状表现:早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同时伴有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气短会逐渐加重。还可能有乏力、心悸等表现,这是因为心肺功能受损后,机体供氧不足,心脏需要更努力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心悸等症状。例如,COPD患者原本的咳嗽、咳痰症状在病情进展时会更频繁、严重,同时在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走等时就会感到明显气短。
二、体格检查方面
1.呼吸系统体征:可发现呼吸系统原发疾病的体征,如COPD患者有桶状胸、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体征。同时,可能存在肺动脉高压的体征,如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这是因为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动脉瓣关闭有力,第二心音增强。
2.心脏体征:早期可能出现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右心室肥厚。还可能有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这是由于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引起的。例如,通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剑突下搏动明显,且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结合相关病史就需要考虑早期肺心病的可能。
三、辅助检查方面
1.心电图检查:可见右心室肥大的表现,如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右心室肥厚特征是重要依据。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若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出现心电图电轴右偏等右心室肥厚表现,需警惕早期肺心病;女性患者若有胸廓畸形基础病史,结合心电图右心室肥厚改变,也应考虑早期肺心病的可能。
2.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动脉高压征,如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心室增大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COPD患者,胸部X线更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的表现;有胸廓畸形病史的人群,胸部X线可能显示胸廓形态异常同时伴有肺动脉及心脏的改变。
3.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早期肺心病较敏感的指标,可发现右心室流出道增宽(≥30mm)、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肺动脉内径增宽等右心增大及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参考值有所不同,儿童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与成人不同,其超声心动图指标需结合儿童正常范围来判断;对于有基础病史的特殊人群,如长期服用某些可能影响心脏功能药物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更要关注右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肺心病。
4.血气分析:早期可能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降低,同时可能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升高。不同性别患者在血气分析结果上可能因生理差异有一定不同,但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肺心病早期常见的血气改变。例如,女性患者若本身呼吸功能相对较弱,在出现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时,血气分析更容易出现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血气分析异常更应警惕肺心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