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陈旧性肋骨骨折
陈旧性肋骨骨折是指骨折超2-3周,成因包括外伤相关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畸形及全身相关表现,诊断靠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止痛对症、呼吸锻炼)和手术(严重畸形等情况),预后因情况而异,大部分预后较好,特定人群预后稍差。
一、陈旧性肋骨骨折的定义
陈旧性肋骨骨折是指肋骨骨折已经超过了2-3周的时间。正常情况下,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在骨折后的早期阶段属于新鲜骨折,而超过这个时间窗后则称为陈旧性肋骨骨折。
二、常见成因
1.外伤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的肋骨弹性较好,发生骨折后如果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陈旧性肋骨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相对疏松,轻微的外伤,比如日常的咳嗽、转身等动作都可能导致肋骨骨折,且愈合相对缓慢,容易形成陈旧性肋骨骨折。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胸部受到反复的应力刺激,即使是不太严重的初始肋骨骨折,也较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愈合,进而转变为陈旧性肋骨骨折;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增加发生陈旧性肋骨骨折的风险。
病史影响:本身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肋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发生骨折后愈合过程缓慢,更容易形成陈旧性肋骨骨折;有胸部既往手术史的患者,胸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再次受到外伤时发生肋骨骨折后,愈合过程可能受到影响,易发展为陈旧性肋骨骨折。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疼痛:受伤部位可能仍有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对于老年人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疼痛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在胸部相应区域感觉到不适。
畸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廓局部畸形,如肋骨骨折断端错位明显时,可触及胸廓的不平整,外观上可见胸部有凹陷或凸起等畸形改变。
2.全身表现:一般来说,单纯的陈旧性肋骨骨折全身表现不明显,但如果骨折愈合不良导致长期慢性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等,进而出现全身乏力、精神欠佳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全身表现可能相对隐匿,但仍需密切观察其呼吸、活动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肋骨骨折的情况,对于陈旧性肋骨骨折,能看到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可能有骨痂形成但愈合不完全等表现。不过X线对于一些无明显错位的轻微陈旧性肋骨骨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线的走行、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诊断不明确的陈旧性肋骨骨折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可以发现一些X线容易漏诊的情况。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止痛对症: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辅助止痛,比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不同,儿童应谨慎使用。同时,可通过胸带外固定等方式限制胸廓的过度活动,减轻疼痛,促进骨折部位的相对稳定。
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正确进行呼吸锻炼,以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2.手术治疗:如果陈旧性肋骨骨折导致严重的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或者骨折断端有明显的压迫症状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决策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六、预后情况
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陈旧性肋骨骨折患者的预后较好,疼痛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胸廓功能可以逐渐恢复。但对于一些年龄较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可能相对较差,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密切的病情监测。儿童患者由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预后通常相对较好,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