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升高可由摄入过多、排出减少及细胞内钾移出三种情况引起。摄入过多包括短期内大量食入高钾食物或医源性输入过多含钾溶液;排出减少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有关,如肾功能不全致排钾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使醛固酮分泌减少等;细胞内钾移出见于酸中毒、组织损伤、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等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严重创伤等致细胞大量破坏使钾释放到细胞外液、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因基因缺陷致细胞内钾大量转移到细胞外。
一、摄入过多
1.饮食因素:短期内大量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长期进食过量的香蕉、橘子等富含钾的水果,或者饮用大量含钾功能饮料等,会使钾的摄入量远超正常代谢能力,从而导致血钾水平升高。在儿童群体中,如果家长不注意合理安排儿童饮食,过度让儿童食用高钾食物,就容易引发高血钾。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儿童,其肾脏排钾功能本就相对较弱,此时过量摄入高钾食物更容易出现高血钾情况。
2.医源性摄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静脉输入过多含钾溶液,且输注速度过快或总量过大,超出了机体的处理能力,就会引起血钾升高。例如,在一些严重创伤、大手术等需要大量补液的患者治疗中,如果钾剂补充不合理,就可能导致高血钾。对于老年患者,其肾脏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医源性钾摄入过多时更易发生高血钾,因为老年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对钾的调节功能减弱。
二、钾排出减少
1.肾脏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会导致肾脏排钾功能障碍。肾脏是排泄钾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钾的排泄量减少,从而使血钾升高。在儿童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的情况下,肾脏排钾功能可能从出生就存在缺陷,更容易出现高血钾。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儿童,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恶化,高血钾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患者本身肾脏功能逐渐衰退,若合并肾脏疾病,排钾障碍会更加明显,更易发生高血钾。
2.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如艾迪生病,会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醛固酮具有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保钠的作用,醛固酮减少时,钾的排出减少,血钾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机体代谢率降低,钾的排泄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可能引起血钾升高。在女性患者中,若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发病时更容易出现高血钾相关症状。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为其代谢功能更弱,钾排泄减少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
三、细胞内钾移出
1.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增多,会向细胞内转移,为维持细胞内外的电中性,细胞内的钾离子会转移到细胞外,导致血钾升高。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堆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血钾升高。儿童发生严重腹泻等情况导致酸中毒时,也可能出现高血钾。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发生酮症酸中毒,更容易出现高血钾,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2.组织损伤:严重的创伤、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等情况,会使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钾释放到细胞外液中,从而导致血钾升高。比如,严重的车祸导致肢体挤压伤,肌肉组织大量损伤,细胞内钾外流,血钾水平上升。在儿童遭受外伤时,由于儿童组织修复和代谢调节能力与成人不同,发生高血钾的风险可能有差异,但同样存在细胞内钾移出导致高血钾的可能。老年患者若发生组织损伤,其身体恢复能力较差,钾离子释放后更难及时调节至正常范围,更易出现高血钾。
3.高钾性周期性麻痹: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在发作时细胞内钾离子大量转移到细胞外,引起血钾升高。患者通常在剧烈运动后休息、摄入高碳水化合物等情况下诱发发作,出现血钾升高的表现。在年轻患者中,若存在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的遗传因素,就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以减少高血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