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半月板损伤有疼痛(损伤当时明显、活动时加重)、肿胀(急性损伤后迅速出现、慢性损伤反复肿胀)、弹响(屈伸膝关节时出现)、交锁(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屈伸)等常见症状,不同类型半月板损伤有差异,红区损伤血运好疼痛相对轻,白区损伤血运差疼痛等症状更明显,特殊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表述不清晰,老年人常合并其他退变且交锁易致意外,运动员运动相关表现突出需及时诊治。
损伤当时:多数患者在损伤当时就会感到膝关节有明显的疼痛,有时还能听到清脆的响声。例如,运动中突然扭转膝关节时,可能会立刻出现疼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儿童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膝关节。对于有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损伤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半月板损伤及相应疼痛。
活动时加重:在行走、上下楼梯、蹲起等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比如上下楼梯时,患侧膝关节受力不平衡,半月板损伤部位受到挤压或摩擦,疼痛会明显加剧。女性在孕期或产后身体重心改变,也可能使半月板损伤疼痛更易出现且加重。
肿胀
急性损伤后: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部会出现出血、渗出等情况,导致膝关节迅速肿胀。一般在损伤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明显肿胀,肿胀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青少年半月板损伤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肿胀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损伤严重,肿胀也较明显。
慢性损伤时:慢性半月板损伤也会有肿胀,不过相对急性损伤来说,肿胀程度可能较轻,且多呈反复肿胀的特点,时轻时重。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群,膝关节慢性劳损,半月板慢性损伤时,肿胀更易反复发作。
弹响
屈伸膝关节时出现:患者在屈伸膝关节过程中,可能会听到弹响,有时是清脆的单声弹响,有时是连续的弹响。例如,坐下起身或行走中屈伸膝关节时可出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弹响表现类似,但儿童半月板损伤弹响可能因疼痛等其他表现更突出而被忽视。有膝关节既往外伤史的人群,再次屈伸时更易出现弹响。
交锁
膝关节突然卡住:受伤后有时会出现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屈伸的情况,称为交锁现象。比如走路时膝关节突然不能活动,像被锁住一样。这种情况在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时容易发生。老年人由于膝关节退变等因素,发生交锁时可能恢复相对困难,且更易因交锁导致摔倒等意外。
不同类型半月板损伤的症状差异
红区损伤
血运相对较好:半月板红区(靠近滑膜缘)损伤,由于血运相对丰富,患者疼痛可能相对较轻,但仍会有关节肿胀、活动时疼痛等表现。年轻人半月板红区损伤,自身修复能力较强,若损伤不严重,通过休息等可能有一定恢复,但如果损伤较重,也需要及时处理。
白区损伤
血运较差:白区(远离滑膜缘)损伤,血运差,损伤后修复能力较弱。患者疼痛往往较明显,肿胀可能持续存在,交锁等症状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半月板白区损伤,因为自身修复能力下降,恢复相对困难,症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且容易反复发作。
特殊人群半月板损伤症状特点
儿童
表述不清晰:儿童半月板损伤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疼痛部位和程度,多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疼痛、不愿行走或玩耍,可能会出现跛行。由于儿童膝关节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半月板损伤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膝关节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
合并其他退变:老年人半月板损伤常合并膝关节骨质增生、软骨磨损等退变情况。所以除了半月板损伤本身的疼痛、肿胀、弹响等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膝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减小等表现更明显。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半月板损伤后交锁等情况发生时,更容易导致摔倒等意外,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运动员
运动相关表现突出:运动员半月板损伤多与剧烈运动有关,损伤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出现迅速,弹响和交锁等症状可能更频繁。运动员对膝关节功能要求高,半月板损伤后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表现,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尽快恢复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