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肋骨骨折怎么治疗
肋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单纯性、骨折端无明显移位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有胸带固定、止痛治疗、呼吸训练等措施;手术治疗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连枷胸、合并严重损伤经保守无效及骨折端明显移位影响愈合等情况,有肋骨骨折固定术、胸腔脏器损伤修复术等方法;康复治疗早期有呼吸及床上活动训练,后期有胸廓扩张及适当体育锻炼等。
一、保守治疗
(一)适应证
对于单纯性肋骨骨折、骨折端无明显移位、没有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肋骨骨折数量较少的患者。
(二)具体措施
1.胸带固定
使用胸带对胸部进行固定,目的是限制肋骨骨折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一般需要固定3-6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呼吸,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发育尚未完全,选择胸带时要特别注意材质和松紧度,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和影响胸廓发育。
2.止痛治疗
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一般优先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剂型,孕妇则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在受伤初期(通常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深呼吸有助于扩大肺部容积,促进气体交换;有效咳嗽咳痰可以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对于老年人或体弱患者,呼吸训练需要逐步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部位疼痛加剧或损伤加重。
二、手术治疗
(一)适应证
1.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出现连枷胸时,即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软化,引起反常呼吸运动,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需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老年患者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由于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反常呼吸运动可能迅速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时手术固定骨折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2.合并其他严重损伤
肋骨骨折合并有胸腔内脏器损伤,如血气胸等,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手术。比如肋骨骨折合并大量血胸,持续出血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止血和修复受损脏器。
3.骨折端明显移位影响愈合或出现并发症
骨折端明显移位,预计会影响骨折愈合,或者已经出现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例如,某些特殊部位的肋骨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影响胸廓的稳定性和呼吸功能,此时手术固定骨折端是必要的。
(二)手术方法
1.肋骨骨折固定术
通过钢板、钢钉等内固定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恢复胸廓的稳定性。手术操作需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固定方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选择内固定材料时要考虑到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尽量选择可吸收或对骨骼生长影响较小的内固定装置。
2.胸腔脏器损伤修复术
如果肋骨骨折合并胸腔内脏器损伤,如肺破裂、心脏损伤等,需要同时进行相应脏器的修复手术。例如,肋骨骨折合并肺破裂时,要进行肺组织的修补,恢复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手术过程中要精细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如继续加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训练,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促进肺部扩张和痰液排出。同时,可进行适度的床上活动,如翻身、四肢活动等,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老年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要更加温和,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
(二)后期康复
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胸廓扩张训练和适当的体育锻炼。胸廓扩张训练有助于恢复胸廓的活动度,可通过深呼吸、扩胸运动等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走等要逐渐增加运动量,一般在骨折愈合后3-6个月左右开始,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度,促进身体功能的全面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后期康复训练要结合其生长发育特点,避免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以促进胸廓正常发育和身体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