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磨玻璃密度影、斑片状实变影、弥漫性间质改变、小结节影、胸腔积液少见等。
1.磨玻璃密度影
病毒性肺炎早期或轻型病例中,CT常显示磨玻璃密度影,表现为肺内模糊的淡薄密度增高影,像磨砂玻璃一样,边界不清,可累及单个或多个肺叶,多分布在肺外周区域,这是病毒损伤肺泡上皮导致渗出的典型表现。
2.斑片状实变影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磨玻璃影会发展为斑片状实变影,密度较磨玻璃影更高,能清晰看到肺组织实变区域,可伴随支气管充气征,即实变的肺组织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提示肺泡内渗出物增多。
3.弥漫性间质改变
病毒侵犯肺间质时,CT可见弥漫性间质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格状、条索状或蜂窝状阴影,主要分布在肺间质区域,严重时可累及双肺,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4.小结节影
部分病毒性肺炎患者CT上会出现小结节影,结节直径多较小,通常为几毫米至1厘米左右,可呈散在分布或弥漫分布,部分结节周围可伴随磨玻璃密度晕征,有助于与其他类型肺部疾病鉴别。
5.胸腔积液少见
与细菌性肺炎相比,病毒性肺炎引起胸腔积液的情况较少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少量胸腔积液,CT表现为胸腔内弧形低密度影,一般不会出现大量胸腔积液,若出现大量积液需警惕合并其他并发症。
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怀疑病毒性肺炎时,应及时就医进行CT检查和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后尽早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CT,观察肺部病变变化,若症状加重或肺部病变进展,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