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是先天性胸壁畸形胸骨体及两侧肋软骨向内凹陷发病与胸骨生长不均衡等有关轻度部分无症状对心肺影响小中重度影响心肺有相应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儿童需关注发育成人大有症状或影响心肺需评估干预轻度随访中重度手术矫正。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主要病理表现为胸骨体(尤其是剑突根部)及其两侧肋软骨向内凹陷,形似漏斗状。其发病机制多与胸骨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不均衡、肋软骨过度生长等因素相关,属于胸廓畸形的一种典型类型。
临床表现特点
轻度表现: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仅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胸骨轻度凹陷,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
中重度表现:随着畸形加重,可能出现胸廓外观异常显著,进而影响心肺功能,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心悸、易疲劳等,严重时可影响心肺发育及生活质量。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可观察到胸骨及肋软骨的凹陷形态,触诊可感知胸骨凹陷程度。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显示胸骨凹陷情况,胸部CT则能更精确评估胸廓畸形的三维结构,明确凹陷程度及对心肺等胸腔脏器的压迫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
儿童群体:漏斗胸可能影响胸廓正常发育,进而对心肺功能发育产生潜在影响,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过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评估,轻度者可随访观察,中重度者可能需早期干预。
成人群体:若已出现明显症状或心肺功能受影响,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矫正等干预措施,以改善胸廓畸形及相关症状。
治疗原则
随访观察:对于轻度、无症状且不影响心肺功能的漏斗胸患者,可定期随访,监测畸形进展情况。
手术干预:中重度漏斗胸且伴有明显症状或影响心肺功能者,多需通过手术矫正畸形,如Nuss手术等,以恢复胸廓正常形态,改善心肺功能及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