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矫正与防控可通过光学矫正、手术矫正、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检查来进行。光学矫正有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框架眼镜是常用方法且适合各年龄段,角膜接触镜中RGP矫正散光效果好但需注意卫生;手术矫正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年龄、度数等要求且术前需检查;生活方式要注意用眼习惯和增加户外活动;需定期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儿童青少年更要重视。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镜和硬镜(RGP)等。RGP对矫正散光效果较好,能提供更清晰的视力和更好的视觉质量,尤其适合一些不愿意戴框架眼镜且符合佩戴条件的人群。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和护理,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且定期随访眼部健康状况。
手术矫正(需满足一定条件)
准分子激光手术:对于年满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内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散光度数在一定范围内(一般100-600度左右,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的人群可以考虑。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等多项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术后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用药,定期复查。不过未成年人由于眼睛还未发育成熟,一般不建议行手术矫正。
生活方式调整
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隔40-5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睛疲劳。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避免长时间无节制地玩游戏、看电视等。
户外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帮助。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调节眼部肌肉,预防近视加深。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重视,儿童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定期检查
无论采用哪种矫正方式,都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部检查。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复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验光、眼底检查等,及时了解眼睛的屈光状态和眼部健康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矫正方案。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眼睛发育特点,更要重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