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依晶状体混浊情况及是否引发并发症等确定,手术方式有多种,伴眼内结构损伤时需综合处理;术后要进行眼部护理、视力康复及并发症监测,儿童患者手术风险更高、术后需特殊看护及随访,成年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并遵医嘱复查。
一、手术治疗为主
外伤性白内障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很关键,一般来说,若晶状体混浊未影响视功能,可观察;但如果晶状体皮质引起葡萄膜炎等并发症,或混浊明显影响视力,应尽早手术。对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若晶状体混浊明显,为避免剥夺性弱视,应尽早手术,通常在受伤后1-2周内考虑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等。对于伴有眼内结构损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需同时处理相关损伤,如合并虹膜根部离断、前房积血等情况时,要综合评估并在手术中相应处理。
二、术后护理及康复
1.眼部护理:术后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一般每天4-6次。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防止脏水进入眼内。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格外看护,防止其不经意间触碰眼部。
2.视力康复:术后需佩戴合适的眼镜或进行屈光矫正。儿童患者术后还需进行视功能训练,促进视力发育,因为儿童视觉发育有关键期,若术后视力恢复不佳,可能会影响其终身视力。例如,可进行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视功能康复方案。
3.并发症监测:要密切监测术后并发症,如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组织修复能力和调节能力与成人不同,更需密切观察眼压、前房炎症等情况。一旦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眼压升高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风险相对成人更高,术后恢复情况也受儿童自身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在手术前要充分评估患儿全身情况,确保其能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随访,关注患儿视力发育和眼部结构变化。由于儿童好动,家长要做好防护,避免眼部受到再次损伤。
2.成年患者:成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碰撞。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用药和复查,关注自身眼部症状变化。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伤口的愈合和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