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否手术需依具体情况定,早期轻、中度炎症且一般状况好可非手术,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反复发作、伴胆囊结石则需手术,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需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
一、不需要手术的情况
当急性胆囊炎处于早期轻、中度炎症,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例如,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来减轻腹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措施,部分患者炎症可得到控制,症状缓解,无需手术。但此类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反复或加重则需考虑手术。
二、需要手术的情况
1.出现严重并发症
当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穿孔时,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等,此时必须急诊手术,修复穿孔并处理胆囊。因为胆囊穿孔可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如不及时手术,感染可能迅速扩散,引发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穿孔后病情进展更快,手术更为紧急。
发生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且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也需手术。此时胆囊内炎症严重,有化脓、坏疽等倾向,手术可切除病变胆囊,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
对于反复发生急性胆囊炎的患者,由于胆囊壁反复炎症刺激,可能会发生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等改变,且再次发作的风险较高,手术切除胆囊是较为彻底的治疗方法。例如,一些中年女性患者,既往多次出现急性胆囊炎发作,通过手术切除胆囊可杜绝复发的可能。
3.伴有胆囊结石的情况
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对于有明确胆囊结石且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胆囊结石会持续刺激胆囊壁,导致炎症反复发生,手术切除胆囊及结石是根治的方法。比如,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胆囊内有结石存在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评估手术风险时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于老年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应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后尽早手术,以避免病情延误导致严重后果;而对于身体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则需权衡手术风险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儿童急性胆囊炎相对少见,多与胆道畸形、蛔虫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控制炎症,但如果病情严重,如出现穿孔等情况,也需要在评估后进行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