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与肝硬化可从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方面鉴别,右心衰多有基础心脏疾病史,体循环淤血症状体征明显,BNP等升高,超声心动图等可助诊;肝硬化有长期肝病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表现,肝功能等有相应改变,腹部超声等可辅助诊断。
一、病史方面
右心衰:多有基础心脏疾病史,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发生发展与心脏的泵血功能异常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因基础心脏疾病不同而有差异,例如老年男性可能更多因冠心病导致右心衰。患者的生活方式可能与基础心脏病相关,比如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心肌病进而引发右心衰。
肝硬化:有长期肝病相关病史,如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长期大量饮酒史等,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中青年可能更多与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老年人群可能还与药物性肝损伤等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饮酒、接触肝毒性物质等是重要因素。
二、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
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如消化道淤血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活动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右心衰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困难等;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多,症状可能不典型,以乏力等为主。
肝硬化: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肝功能减退可表现为乏力、消瘦、黄疸等,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腹水是肝硬化较特征性表现之一,患者可能有腹胀等症状。
体征
右心衰:可有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多为对称性可凹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水,心脏查体可发现心脏扩大等相应基础心脏病体征。不同性别患者体征差异可能不显著,但基础心脏病不同体征有差异,如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右心衰可听到心脏瓣膜相关杂音。
肝硬化:可有肝掌、蜘蛛痣等肝功能减退体征,脾脏肿大,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腹水征阳性,肝脏早期可能肿大,晚期缩小,黄疸患者可有皮肤巩膜黄染。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方面
血液检查
右心衰: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反映心脏功能异常。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
肝硬化:肝功能检查可有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受损表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功能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血常规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减少等脾功能亢进表现。
影像学检查
右心衰: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脏射血分数降低等;胸部X线可显示心脏增大等。
肝硬化:腹部超声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如肝脏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等,门静脉内径增宽等门静脉高压表现;CT或MRI检查可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有无结节等情况。
其他检查
右心衰:心导管检查可明确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情况。
肝硬化:肝穿刺活检可明确肝脏组织学改变,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