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症状因结石部位、大小等因素而异,包括排尿困难、疼痛(有局部疼痛和放射痛)、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感染表现(发热、寒战、分泌物增多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也会影响症状表现。
排尿困难:结石在尿道内梗阻,会导致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滴沥,甚至出现尿潴留。例如前尿道结石时,患者可感觉排尿疼痛,且疼痛常放射至阴茎头部,同时排尿不畅逐渐加重。这是因为结石阻碍了尿液的正常排出路径,使得膀胱内的尿液不能顺利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不同部位的结石对排尿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如后尿道结石梗阻更为严重时,可能很快出现急性尿潴留。
疼痛
局部疼痛:尿道结石所在部位会有疼痛,前尿道结石时,可在阴茎部触及硬结,并有局部压痛,同时可出现会阴或阴囊部钝痛;后尿道结石则表现为会阴部、阴囊部坠胀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结石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损伤以及梗阻程度有关,较小的结石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引起较轻的疼痛,而较大的结石梗阻严重时疼痛较为剧烈。
放射痛: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或下腹部。例如前尿道结石的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的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及下腹部,这是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牵涉痛。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可见肉眼血尿。结石在尿道内移动时,会损伤尿道黏膜,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出现血尿。一般来说,镜下血尿更为常见,这是因为结石对尿道黏膜的损伤相对较轻,但通过尿液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
尿道刺激症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尿道的炎症反应,导致尿道黏膜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频繁的尿意、尿急以及排尿时的疼痛。例如,结石刺激尿道黏膜,使得尿道括约肌痉挛,进一步加重了排尿时的不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一系列尿道刺激症状。
感染表现:如果结石引起尿道梗阻,尿液排出不畅,容易继发感染,此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尿道分泌物增多,局部红肿、压痛明显。例如,当尿道结石导致尿液潴留,细菌在潴留的尿液中滋生繁殖,引发尿道感染,炎症蔓延可引起全身感染症状,局部表现为尿道的红肿、疼痛加剧以及有脓性分泌物等。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尿道结石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尿道结石相对较少见,多因先天性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除了上述排尿困难、疼痛等表现外,可能还会影响儿童的排尿行为,如哭闹、排尿时姿势异常等;女性尿道较短且宽,尿道结石相对男性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与男性类似,但由于解剖结构的差异,疼痛等表现可能有其特点;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尿道结石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等症状,因为前列腺增生本身就导致尿道狭窄,再加上结石梗阻,排尿困难会更加明显。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水过少、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尿道结石,相应的症状出现的风险也会增加;有尿道病史、泌尿系统手术史等的患者,发生尿道结石的概率较高,其症状的表现可能也会受到既往病史的影响,需要更仔细地进行诊断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