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的引发因素包括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如脊柱病变相关的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或脱位,胸廓病变相关的胸膜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病毒感染因素(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其他因素(如神经源性肿瘤、全身性疾病影响,像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
一、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
1.脊柱病变相关:
椎间盘突出:当腰椎或颈椎的椎间盘发生突出时,可能会压迫到相邻的肋间神经。例如,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发生退变,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突出,若突出的部位影响到肋间神经走行区域,就会引发肋间神经痛。在青壮年人群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不良姿势工作的人,椎间盘突出导致肋间神经痛的风险相对较高。
脊柱骨折或脱位:外伤等因素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可能直接损伤肋间神经,从而引起肋间神经痛。比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情况,可能会造成脊柱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肋间神经。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若为儿童,外伤多与意外磕碰、摔倒等有关;成年人则可能因高能量损伤导致。
2.胸廓病变相关:
胸膜炎: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刺激可能累及肋间神经。结核性胸膜炎是较为常见的类型,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胸膜炎症反应,除了有胸痛、咳嗽等症状外,也可能导致肋间神经痛。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患结核性胸膜炎进而引发肋间神经痛。
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处的神经血管束受到压迫,可能影响到肋间神经相关区域。例如颈肋畸形、前斜角肌肥厚等原因,导致胸廓出口狭窄,压迫到经过此处的神经,包括可能涉及到肋间神经的分支,从而引起肋间神经痛。成年人中因长期不良姿势、胸廓结构异常等因素可能更易出现该情况。
二、病毒感染因素
1.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当人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就会侵犯肋间神经。表现为沿肋间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剧烈疼痛,随后会出现成簇的疱疹。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引发肋间神经痛的风险更高。
三、其他因素
1.神经源性肿瘤:
如神经鞘瘤等神经源性肿瘤,可能生长在肋间神经附近,逐渐压迫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痛。肿瘤的生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对神经的压迫逐渐加重,疼痛症状也会逐渐明显。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发现肿瘤的存在。
2.全身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累及肋间神经时就会引起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纤维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神经并发症。
维生素缺乏: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维生素B12等缺乏时,也可能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引发肋间神经痛。例如素食者如果长期不补充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就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影响神经健康。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营养摄入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维生素缺乏,从而引发相关神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