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分为脏层和壁层,正常有少量浆液润滑,分泌吸收失衡致鞘膜积液。原发性鞘膜积液病因不明可能与鞘膜慢性炎症有关,儿童还因淋巴系统发育延迟;继发性鞘膜积液与炎症(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阴囊外伤、医源性创伤)、肿瘤(睾丸、附睾肿瘤)、寄生虫感染(丝虫病)等因素有关。
一、原发性鞘膜积液
1.病因不明的情况
可能与鞘膜本身的慢性炎症有关,这种炎症会使鞘膜的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隐匿的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细胞浸润导致鞘膜的微环境改变,影响了液体的正常代谢平衡。从年龄角度看,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儿童可能是因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鞘膜的生理调节功能尚未完全稳定,青壮年则可能与生活中的一些轻微创伤、长期久坐等因素导致局部微循环改变有关,不过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2.淋巴系统发育延迟因素
在胎儿发育时期,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延迟是儿童原发性鞘膜积液的一个重要因素。胎儿时期鞘膜的淋巴系统要逐渐建立正常的引流功能来平衡鞘膜内液体的量,若淋巴系统发育延迟,就会使鞘膜内液体吸收障碍,从而形成积液。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逐渐自行吸收,但如果持续不吸收则需要干预。
二、继发性鞘膜积液
1.炎症相关因素
睾丸炎、附睾炎:当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时,炎症可波及鞘膜,引起鞘膜的渗出增加。例如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炎症),炎症刺激使得鞘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到鞘膜腔内。在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青壮年由于性活动相对频繁,更容易发生生殖系统的感染而引发继发性鞘膜积液。对于有既往生殖系统感染病史的患者,发生鞘膜积液的风险相对较高。
精索炎:精索的炎症也可影响到鞘膜,导致鞘膜积液。精索的炎症同样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使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调。比如患者有过精索部位的外伤后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精索炎,都可能引发继发性鞘膜积液。
2.创伤因素
阴囊外伤:阴囊受到撞击、骑跨伤等外伤时,可导致鞘膜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引起出血、渗出,从而形成鞘膜积液。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如果有阴囊部位的意外碰撞等外伤,成人如果有工作或运动中的阴囊外伤,都可能因为创伤导致鞘膜积液。例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阴囊,成人在从事某些高危工作时阴囊受伤,都可能引发鞘膜内液体平衡失调。
医源性创伤:如睾丸、精索手术等操作,可能损伤鞘膜的淋巴管或血管,导致液体积聚。在手术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手术方式(如睾丸肿瘤切除术、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等)都有一定的发生医源性鞘膜积液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对鞘膜的处理不当,或者术后局部的炎症反应等都可能导致鞘膜积液的形成。
3.肿瘤因素
睾丸、附睾肿瘤:当睾丸、附睾发生肿瘤时,肿瘤细胞可刺激鞘膜产生过多的液体。例如睾丸的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等肿瘤,会引起鞘膜的渗出增加。肿瘤因素导致的鞘膜积液在成年患者中相对多见,有睾丸、附睾肿瘤病史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鞘膜情况,因为肿瘤可能影响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4.寄生虫感染因素
丝虫病:丝虫感染人体后,可寄生在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管阻塞,进而影响鞘膜的淋巴回流,导致鞘膜积液。在丝虫病流行地区,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患者多有在丝虫病流行区的生活史,感染丝虫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鞘膜积液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