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表现,儿童患者症状不典型、易恶化,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治疗复杂,女性妊娠等特殊时期发病及表现有特点,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
是结石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开始时疼痛可不剧烈,呈间歇性,随后会逐渐加重至呈持续性疼痛。疼痛常可放射至右肩、肩胛和背部。疼痛的发作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这是因为进食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嵌顿在胆囊颈部,导致胆囊排空受阻,胆汁淤积,刺激胆囊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需家长密切观察其腹部不适的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腹痛症状可能不会有特殊变化,但如果合并其他妇科问题需注意鉴别。有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在进食油腻后更容易诱发腹痛。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出胆汁。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和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儿童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出现恶心、呕吐时需与其他妊娠相关疾病鉴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要考虑是否与结石性胆囊炎相关。
发热
早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下。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加重,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发热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炎性反应导致。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时更要警惕感染扩散等严重情况。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等免疫相对低下时,发热可能会更易发生或症状更明显。
黄疸
当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胆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黄疸的出现提示病情相对较重,因为结石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反流入血。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需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胆道疾病等其他原因,要进一步检查鉴别。老年患者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时,黄疸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综合评估。女性患者在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时出现黄疸,处理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
儿童结石性胆囊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外,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情况。由于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留意儿童的腹部体征,如是否有右上腹压痛等。儿童的胆囊壁相对较薄,炎症进展可能较快,需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老年人
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可能较轻,发热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结石性胆囊炎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
女性
女性在妊娠期间可能发生结石性胆囊炎,妊娠时体内激素变化会影响胆汁的成分和排出,增加胆囊结石形成的风险。妊娠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时,治疗需要兼顾胎儿和孕妇的安全,用药需谨慎。此外,女性在月经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机体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胆囊的功能,使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